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太平天国运动 > 太平天国的评价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65 题号:16372149
太平天国起义之前,地丁、漕粮由地方各级官吏按朝廷规定的税额和办法征收。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由于军饷所需,督抚对地丁、漕粮千方百计截留或奏请移作军饷。湖南、湖北、四川等省甚至径自改变征收办法,或以新的名目增加税额。这反映了(     
A.地方官吏不谙近代财政体制B.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控制日益弱化
C.地方政权机构逐步发生变异D.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在不断调整
【知识点】 太平天国的评价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李秀成在1862年1月发出通告说:“在上海贸易之洋商,各宜自爱,两不相扰。自谕之后,倘不遵我王化而转助逆为恶,相与我师抗敌,则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该通告表明当时
A.西方列强入侵激化中国社会矛盾
B.外国侵略者已撕下中立的伪装
C.太平天国反对列强干涉中国内政
D.清政府借师助剿引起人民不满
2018-02-08更新 | 8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1860年前后,“江浙两省绅商士庶丛集沪城”,上海人口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加。据统计,1866年上海人口达到70万人,其中英美法租界人口就净增10万人以上。导致上述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上海成为通商口岸B.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C.民族工商业的兴起D.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2017-12-13更新 | 23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洪仁玕主政太平天国时期,在与列强的外交文书中,太平天国用“照会”等语取代“诰谕”“札谕”等旧称,并弃用“万国真主”“来朝”“谒主”等字样,改称对方为“贵国”“贵驾”等。这表明太平天国
A.缓和与列强的关系B.摈弃天朝上国观念C.初步具有国际意识D.进行全面社会变革
2021-05-12更新 | 21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