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 唐前期的鼎盛局面 > 唐代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35 题号:17310198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从图1到图2反映了西藏与内地关系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
A.经济发展水平上B.宗教信仰方面
C.风俗习惯领域D.政治关系层次
2020-11-16更新 | 11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天王”称号从周代就有,为周天子称号。十六国及西魏北周时期的若干君主,在称帝前先称“天王”。“可汗”一词最早出现在鲜卑语中。贞观四年,西北诸藩咸请上尊号为“天可汗”,太宗欣然接受。这些现象说明
A.各民族文化差异消失B.唐政府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民族交融的趋势凸显D.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的完成
2021-03-03更新 | 43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唐代在边疆地区设置羁縻州,其长官为当地部落首领,仍保持原有称号和权力,允许世袭,自理内部事务,但由朝廷颁发印信,唐的政令、刑律也推及到这些地区。其版籍(户口册)一般不上报户部,个别上报户部的,赋役也较轻。唐代羁縻州的设置(     
A.适应了边疆地区的实际情况B.导致了外重内轻局面的形成
C.阻碍了各民族间的经济交流D.减轻了各地民众的赋役负担
2024-03-26更新 | 34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