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生活 > 水陆交通的变迁
题型:论述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98 题号:173979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漕运是封建王朝通过水路(或附以陆路)向都城或其它指定地点大规模输送粮草的一种经济活动。大运河的开凿就是古代漕运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下表为中国古代几个时期大运河沿线城市发展概况及当时的漕运概况。

时期代表性城市城市发展概况漕运概况
隋唐扬州地“当南北大冲”而“百货所集”以洛阳为中心,以“关东之漕”向“江淮之漕”的转折为内容的漕运体系蓬勃发展
五代两宋汴粱以其转输中心的位置而迅速崛起,成为后周乃至北宋帝都之所在以汴京为中心,以“江淮之漕”为内容的漕运体系繁荣发展
明清天津、德州、临清、济宁、淮安、苏州、杭州因漕运而使商业贸易活动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在结构和功能上都与传统行政中心城市有很大不同的新兴运河城市体系大运河的重新开通和海运航道的开辟使江南经济重心与北方政治中心联接在一起,最终确立了以北京为中心的新漕运体系

——整理自鲍成志《区域经济变迁与中国古代城市体系的演化》、王明德《论中国古代漕运体系发展的几个阶段》


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古代漕运发展的一个历史现象,并对这一历史现象进行阐释。(要求:现象源自材料,论述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知识点】 水陆交通的变迁解读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较难 (0.4)
【推荐1】交通是兴国之要,强国之基,是沟通世界的“共赢之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图1—图6中任选两幅中外关联的图片,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选取的图片序号和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2023-05-12更新 | 45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萧甬铁路建设

1898年,清政府与英商怡和洋行订立《苏杭甬铁路章约》。

1905年,浙江绅商在上海斜桥推举两淮盐运使汤寿潜为总理,发起招股修路,抵制清政府与英国签订的借款合约。

1908年,浙江与海外华侨又集新股535万银圆,先后共集资1019万银圆,清廷迫于内外压力,铁路由浙路公司兴建。

1909年,甬曹段(宁波至曹娥)铁路开工。

191312月,宁波至曹娥江东岸77.9公里铁路线筑成。

1936年,杭曹段(杭州至曹娥)铁路动工,193711月建成,曹娥江大桥建成桥墩、桥台,全桥未建成。

1937年底,为阻止日军进犯,通车不满一月的萧甬线钢轨全部拆除。

19537月,重建萧甬线。

1959年,萧甬铁路全线通车。

——摘编自任桂全总纂《绍兴市志》

以“从萧甬铁路看近现代中国”为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3-06-02更新 | 96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推荐3】晚清铁路建设

                           晚清铁路建设示意图
依据材料和所学,围绕“晚清铁路建设折射出鲜明的时代风貌”进行论述,要求:提取信息充分,史论结合,论述全面,逻辑清晰。
2024-04-10更新 | 2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