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春秋战国的纷争与变革 > 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 “战国七雄”及兼并战争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61 题号:18302886
齐宣王(妫姓、田氏)就周武王讨伐殷纣王事,问孟子:“臣弑其君,可乎?”孟子说:“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这一观点(     
A.为“田氏代齐”提供了辩护B.揭示了先秦政权更迭的实质
C.与法家变革和集权思想相契合D.表明仁政思想得到了齐国重视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春秋前期,盟誓(结盟立约)是诸侯之间实现互信的重要方式;春秋中后期,质子(将王子或世子派到他国做人质)作为盟誓的补充大量出现;战国时期,起到事实作用的盟誓寥寥无几,质子成为国家间邦交的重要手段。这表明
A.社会伦理由血缘纽带转向契约纽带B.传统社会准则和行为规范逐渐式微
C.儒学调和社会矛盾的功能逐渐增强D.以信义为核心的信用体系得到重建
2022-03-06更新 | 76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下列两幅图的变化主要反映了
A.疆域开拓推动华夏文明传播B.郡县制全面推行到全国
C.长城修筑阻挡了匈奴的劫掠D.各国都城商贸往来频繁
2021-09-13更新 | 24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3】春秋各国作战都由国君或卿大夫指挥,文武不分,战国则由专门的将帅统兵作战,产生一批名将,如秦国的白起、王翦,赵国的廉颇、李牧等等。后勤在战争中的地位更加重要,各国都囤积大量粮食。这一变化说明战国时期(     
A.军事理论取得突破B.诸侯国君地位下降
C.中央集权制度形成D.兼并战争后果严重
2023-01-14更新 | 17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