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春秋战国的纷争与变革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 百家争鸣的影响及意义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664 题号:19037963
孔子去世后,他的弟子子夏到后来属于魏国的西河讲学,授徒三百,其中李悝成为法家著名的改革家,吴起是兵家与法家的代表人物,田子方、段干木具有道家思想,禽滑厘是墨家巨子,公羊高、谷梁赤注重研究儒家的《春秋》。这反映出春秋战国之际(     
A.诸子百家思想同源异流B.士人热衷于创立学派以标新立异
C.思想的多元化发展趋势D.儒学深刻影响统治者的执政理念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1】《吕氏春秋》:夏太史令终古出其图法,执而泣之。夏桀迷惑,暴乱愈甚。太史令终古乃出奔如商。殷内史向挚见纣之愈乱迷惑也,於是载其图法,出亡之周。晋太史屠黍见晋之乱也,见晋公之骄而无德义也,以其图法归周。上述材料说明(     
A.反映了夏商西周三代史官地位特殊B.说明儒家仁德思想渊源流长
C.说明夏商西周以图法治国的确立D.说明分封制度已经弱化
2024-03-03更新 | 6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邹衍本齐国人,因不满齐湣王之政而到燕国,成为昭王之师,在齐襄王时又回到齐国,而从未受到非议。吴起曾在鲁、魏、楚等国为官,每遭诬陷辄另投明主。如此现象,不一而足。这说明
A.“士”阶层反复无常不堪重用B.特殊环境提供了良好人才际遇
C.分封制无法维持而被各国废除D.用人机制促进了官僚政治产生
2021-04-30更新 | 61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思潮中,儒家的“大同”,墨家的“尚同”,道家的“小国寡民”和法家的“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等对未来社会的构想,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这反映出当时(     
A.分封制下权力格局彻底瓦解B.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诉求
C.文化发展具有开放性的特征D.士人具有经世济民的情怀
2022-10-21更新 | 98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