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 陆王心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题型:论述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12 题号:1924095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时期人物主张
春秋战国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明清之际顾炎武:实地考察许多州县,写成巨著《天下郡国利病书》。
王夫之:“循天下之公”。
晚清时期林则徐:主持编译《四洲志》,“开眼看世界”。
严复: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围绕“时代与知识分子”,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该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叙述准确。)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反思清朝何以取代明朝的时候,顾炎武对清朝以前的传统思想观念给国民和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提出了一条可以为全社会所遵循的“行己有耻”的道德底线和基本原则,体现了一名思想家的历史的“自觉”。


选择一名中国古代的思想家,结合所学知识,以具体史实阐述该思想家对于中华文明发展的贡献。(要求:选择的思想家与史实须相互吻合,表述清晰,观点正确)
2023-08-12更新 | 46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明代政论特点之一即为注意于民本、民族之观念,上复先秦古学,下开近世风气。明初之刘基、方孝孺,与明末清初之黄宗羲、王夫子分别代表此两种趋势,皆对专制天下之弊政加以严重之攻击。然而此数人之学术既仍本之儒家,而明代一般之儒者更不能脱专制天下之结习。如张居正、吕坤诸人流连于尊君思想之中,视刘、方有逊色,他无论矣。故就大体而言,明代儒学仅为转变时期之前夕思想,不足以预于转变潮流之本身也。

——摘编自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2024-03-02更新 | 28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真题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秦汉至晚清二千多年间,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各有大致不变的方面,但就总的趋势而言,这些方面又并非没有变化。例如,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维持不变,但土地私有日益发展,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这些变化是平和的、渐进的和累积的,从变化迅速的现时代或短时段的眼光看,社会不免呈“停滞”或“缓进”之象,但它的内部实在又酝酿并产生了相当的变化。

——改编自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

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古代历史某一方面的“变与不变”加以阐述。(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阐述时不能抄写材料所举事例。)
2021-06-08更新 | 70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