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新中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 > 人民政权的巩固 > 土地改革
题型:论述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7 题号:19435490
图像史料对历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用图像学研究方法分析美术作品时,要经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前图像志描述”,即观者眼中直接看到的事物;第二层次“图像志分析”,即注重人物和故事的识别,需要确认图像中的内容与主题,并将其中的象征物加以阐释与简单联系;第三层次“图像学阐述”,则需要辨认出艺术家在作品中传达的深意,深入了解某个特定时代的文化、历史、政治、经济等因素,挖掘艺术家表达的更深层次内涵。

—摘编自《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研究》

材料二   新中国经典美术作品节选

   

图:李琦《农民和拖拉机》(年画)1950年创作。1950年5月,政务院在中南海举办农机展览会; 1951年,国家开始推广新农具。

       


图:邓澍《和平签名》(年画)1950年创作。1950 年3月至11月,中国各界积极响应“斯德哥尔摩世界拥护和平大会”运动。

一选自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官网


根据材料一中的图像学研究方法,从以上两幅美术作品中任选一幅进行探究。
(要求:对画作由浅入深进行描述、分析、阐述,并得出一个结论;注重历史信息的运用,分析逻辑严密,表达条理清晰。)
22-23高二下·广东深圳·期末 查看更多[3]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适中 (0.65)
【推荐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农业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土地问题,在不同时期采取了不同的土地政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

时期土地政策主要内容
土地革命时期1929年制定和颁布的《兴国土地法》规定:没收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农民已经分得的土地归农民个人所有,可以自主租借买卖,别人不得侵犯;生产的产品,除向政府缴纳土地税外,均归农民个人所有,任凭自由买卖。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将过去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的政策,改变为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以便更好地孤立地主,保护中农和小土地出租者,稳定民族资产阶级,以利于早日恢复和发展生产。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大包干在保证国家税收和集体收入不减少的同时,使农民富裕了起来。小岗村的改革,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农村的推广。农民重新焕发了活力,农业走出了粮食和农副产品缺乏的困境,农村改革为城市改革积累了经验,打下了基础。

——摘编自王克群《党的土地政策90年评述》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土地政策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3-06-05更新 | 76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作为整个社会经济制度的核心和基础,土地制度安排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农村经济乃至整体国民经济能否协调发展。表5所示为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土地制度安排的探索。

阶段文物或情景资料相关历史文献资料
从“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到“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在原耕地的基础上,实归农民所有”,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承认地主对土地财产的所有权,要求地主减租减息同时保证农民的承佃权,但需交租交息
1947年7~9月,全国土地会议在西柏坡召开,决定没收地主土地,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采取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积极稳妥地将农民土地私有制转变为上地公有制
在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实行以户为单位的家庭永包制,统分结合,双层经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任选一阶段,并以“社会矛盾与土地政策”为主题,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2-10-21更新 | 124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提取材料信息,以“《陈永康互助组向全国农民挑战》赏析”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3-12-07更新 | 14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