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 敌后战场的抗战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8 题号:20003969
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中期,有关民主选举的标语和口号在陕甘宁、晋察冀等边区较为普遍,如“选举是保卫边区的法宝“民选各级政府”人民是政府的主人”。此外,还有民主答疑、民主漫画等多种形式。这些做法旨在(     
A.使人民群众成为国家的主人B.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明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D.完善苏维埃基层政权组织架构
【知识点】 敌后战场的抗战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减租减息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提出的体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精神的土地政策,它具有革命和改良的双重性质。其改良性主要表现在(     
A.减轻农民负担B.增加政府收入C.削弱封建势力D.延续传统政策
2024-04-26更新 | 18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如图是抗日战争后期的一幅宣传画《反攻必须八路军》。该宣传画的寓意是
A.八路军开始了全国性的战略反攻
B.日本法西斯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
C.国民党无法改变正面战场的败局
D.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
2022-05-07更新 | 15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陕甘宁边区建设厅的公开资料显示,1942年边区从事民间纺织业者有8.85万人,生产大布1.416万匹;1943年增加到17.2万人,生产大布3.54万匹;1944年扩大到21.3万人,生产大布11.5万匹。边区民间纺织业的发展
A.实现了边区军民的棉布自给B.缓解了边区政府的经济困难
C.主要原因是抗战需求的刺激D.源于土地革命的刺激而产生
2021-08-07更新 | 9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