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交流与传播 > 古代的商路、 贸易与文化交流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 题号:20306193
中华文化在交流传播中融合新因素,不断丰富自身内涵,同时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

材料一   南北朝时期,中国的针灸术传入日本。隋唐时期,日本的留学生和遣唐使来华,医药学是他们学习的重点之一。同一时期,印度佛教医方明经书相继被翻译为中文,朝鲜、东南亚的药物和医术也不断传入中国。公元651—798年,每年从阿拉伯、波斯驶往中国贩卖香药等货物的船只达4000余艘。五代时,李珣著《海药本草》,专门介绍外来药物。宋代,受阿拉伯医学的影响,药物制剂有了改进,出现了“九衣”。明清时期,中国人痘接种术传遍各大洲,为人类预防和控制天花流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陈景彪《古代中外医药的交流互鉴》

材料二   明清之际,《崇祯历书》的编暴和应用,《几何原本》的引进,以及全国大地图的测绘等标志性成果,开启了天文学、数学和地图测绘学等学科向近代科学的转变。尤其是西学重实验、重应用、重理性思维的特点,给中国知识界以深刻的启迪,开始了向经世致用思想方法的转变。而西方先进科学文化的传入,使中国知识界产生极大的震动,中国并非是世界的中心,在中国之外,世界上还存在许多国家;同时,也并非只有中华文化高明,西方科学文化也有不少地方值得中国学习。

——摘编自林延清《试论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分期、特点和历史作用》

材料三   下表为康有为、陈独秀受西学影响所发表的言论简表

人物生活年代言论
康有为1858——1927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1898年《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陈独秀1879——1942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1915年《青年杂志》1卷1号《敬告青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外医药交流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联系时代背景,比较和阐释他们的思想主张是如何与时俱进的。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通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经过河西走廊、新疆至葱岭以西的南亚、中亚、西亚到欧洲,这一时期从汉地向西域地区传去了铸铁、“穿井”等技术,汉朝的礼乐制度也为西域各国所仰慕,西域各国仿效汉家礼乐制度“治宫室,作檄道周卫,出入传呼,撞钟鼓。”西域各地的葡萄和苜蓿从大宛传入中国,特别是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由这条通道从南亚地区传入中国。

——摘编自班固《汉书》卷九六《西域传》等

材料二   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的战争、征服与被征服,这种激烈的暴力的交往方式,会在短时期内改变政治地理面貌,亚历山大的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蒙古的西征,无疑是世界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三   人类学家博厄斯认为:“人类的历史证明,一个社会群体,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群体的经验。一个社会群体所获得的种种发现可以传给其他社会群体;彼此之间的交流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就愈多。大体上,文化最原始的部落也就是那些长期与世隔绝的部落,因而,它们不能从邻近部落所取得的文化成就中获得好处。”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明交流的方式有哪些?任选两种方式予以举例。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意义。
2023-04-09更新 | 13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20221223日,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城市联盟联席会议成功举办,参与申报的联盟城市总数增至34个。其中,属于浙江的有宁波、丽水、杭州、温州4个。下表为这些城市古代开展海外贸易的有关信息   

城市简介
宁波唐朝时称明州,宋、元、明三代,都曾在此设立机构,管理海外诸国朝贡和贸易事务。2016年,宁波天童寺、保国寺等被国家文物局列入“海上丝绸之路”首批29处申遗点名单,
丽水丽水古称处州,其下辖的龙泉县盛产的青瓷享誉世界,是中国制瓷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是宋、元、明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使者和见证。青田则被誉为“华侨之乡”,有300多年的华侨史,30多万华侨遍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杭州北宋至元的杭州天目窑,主要烧制青白瓷、酱釉瓷及少量黑釉瓷,其烧制工艺代表同时期民窑的较高水平。天目窑瓷器还承载了天目山等地区佛教及其所蕴含的茶道文化的传播功能
温州温州地处龙泉溪下游、瓯江河口。温州朔门古港遗址荣获“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展”,证明了温州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和港口。证明了温州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和港口。


(1)对比材料一中唐、宋对外海上交通贸易路线图,以具体史实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结合所学,简述南宋海上丝绸之路空前繁荣的主要原因。
(2)参考材料一二,自选一个或几个浙江省的代表性城市,为其参与联合申报海上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撰写一篇宣传短文,题目自拟。(要求:语言通顺,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2023-07-02更新 | 6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是茶的发源地,相传上古时代的神农氏首先发现茶叶的饮用价值。把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而不仅仅作为一种生活需要,是从唐朝陆羽开始的。他的《茶经》影响至今,根 据《茶经》的记载,茶起源于巴蜀之地,之后茶叶朝东南西北各方向传播。朝东,日本、高丽有不少僧人和使者来到大唐学习,并携带茶种回国种植;往西,作为商品沿着丝绸之路传到中亚和西亚;往南,到越南、缅甸、印度,大约始于9世纪开始饮用茶;至于北,则是五代和北宋时越过河套地区传到北方游牧民族区域。古代的中央政府利用茶来掌控和协调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因而就出现了“茶马互市”。古代的中国茶传播,由于航海技术还不甚发达,除秦汉时通 过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邻国韩国、日本之外,主要还是陆地传播。来自中国的茶与世界各地的民俗民风融合,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世界茶文化和饮茶习俗。

——摘编自余锋《从茶与咖啡的普及历程看中西方文化及传播差异》

材料二   历代商人,都明白一个基本的经营之道:要做一名成功的商人,就必须掌拉整条产业链,而不仅是制造这一个环节。作为最早经营茶叶外贸生意的常家,直接把眼光投向了中国的产茶之地,他们最早开辟了南起福建武夷山等产茶之地,经江西景德镇、南昌、九江,湖北汉口、襄阳,河南南阳、洛阳,山西平遥、大同至张家口,再运往恰克图的绵延数千千米的“茶叶之路”。他们从南方贩茶叶,把制造、包装、加工、运输、批发、零售这整条产业链完全掌控在自己的手中,正是这条高效整合的产业链,造就了以晋商为代表的一代茶商的辉煌的成就。

——摘编自《晋商史料全览》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茶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后期农业发展的主要表现,并指出明朝后期以来以茶叶贸易为代表的海外贸易的发展给中国社会带来的重要影响。
2023-09-22更新 | 5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