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春秋战国的纷争与变革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 百家争鸣的影响及意义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7 题号:22642188
战国时期,齐国的稷下学宫出现了一批稷下先生,如淳于髡曾一日之内向齐王推荐了七位有才能的人,其死后,“诸弟子三千人为之缭绖”,其他稷下先生如孟子、邹衍、荀况、慎到等皆属名流,带徒人数也十分可观。由此可知,稷下学宫的办学(     
A.推动了社会转型时期学术思想的发展B.体现出诸子思想的互相融合
C.实现了社会各阶层的相互流动和转变D.为国家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学者刘泽华在《先秦政治思想史》中指出:“(战国)‘百家争鸣’的实际结果不可能促进政治走向民主、思想走向自由,只能是汇集成一股强大力量,促进了君主专制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强化。”这一论述说明战国时期(     
A.法家思想占据了主导地位B.诸子百家思想呈融合趋势
C.诸子思想的政治影响深远D.“百家争鸣”奠定了民主基础
2024-02-29更新 | 9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汉书·艺文志》记载:“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行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这一局面(     
A.标志着学术下移已经完成B.有利于推动文化的发展
C.不利于学术文化走向繁荣D.助推诸侯争霸战争兴起
2024-01-19更新 | 5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论及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有学者认为“思想家从不同角度论证了这样一个问题,即君主、圣人是社会秩序的体现和创造者……这种认识在政治上最直接的后果便是对君主地位的肯定”。该学者这一言论意在强调(     
A.君主专制的合理性B.不同学说的对立性
C.法家思想的前瞻性D.战国思想的理想化
2023-11-20更新 | 4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