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发达的古代农业 > 小农经济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439 题号:3148263
唐人写淮北多有“稻垄泻泉声”之类的诗句,北宋仍有“水阔人间熟稻天”的描写。但1678年,河道总督的奏疏已是“田地皆成沙土,止产粟米”,两年后就有人感叹是“沟洫之制,水陆失宜”。淮北农耕变化表明古代农业(   
A.注重作物品种选择B.需要政府合理作为
C.重视农田生态保护D.全凭兴修水利工程
2015·江苏·高考真题 查看更多[37]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1】在古代史家的笔下,大江之南的乡村社会,“家给人足,居则有室,佃则有田,薪则有山,艺则有圃……婚媾依时,闾阎安堵,妇人纺织,男人桑蓬,臧获服劳,比邻敦睦。”该材料反映的农业经济状况是
A.土地过度集中B.有田者无力可耕
C.小农户个体经营D.地权与劳动者契合
2017-08-19更新 | 2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2】东汉经学家赵岐在其《蓝田赋》中写道:“余就医偃师,道经陈留,此境人皆以种蓝染绀为业,蓝田弥望,黍稷不植,慨其遗本念末。”这反映了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的动摇B.农业专业化有所发展
C.农业经营活动的自由D.经济作物的普遍种植
2021-05-18更新 | 13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抱朴子·吴失篇》说,东吴大姓“僮仆成军,闭门成市,牛羊掩原隰,田池布千里”。这说明当时东吴
A.地主田庄自给自足
B.不注重保护环境
C.士族制度十分腐朽
D.农业商品化加强
2017-12-08更新 | 15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