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古代主要经济政策与土地制度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4 引用次数:73 题号:3362629
晚明时期姚旅才提出了“二十四民”之说。所谓的二十四民,就是在士、农、工、商、兵、僧之外,新添了“十八民”,如道士、医者、卜者、星命、相面、相地、奕师、驵侩、修脚等。这新增的十八民,全都是“不稼不穑”之民。从传统的“四民”或“六民”向“二十四民”转化反映了( )
A.工商皆本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B.重农抑商政策松弛,自然经济解体
C.商品经济发展,明清时期社会流动频繁
D.政府的赋税改革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明代著名清官海瑞认为,欲求天下安定,就一定要推行井田制,或者限制地主拥有的土地数量。这反映出明代
A.土地兼并严重B.小农经济的弱化
C.商品经济发达D.井田制得以恢复
2016-08-12更新 | 6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4)
【推荐2】乾隆以后,“关东每岁有商船二三千只至于上海”,“载豆、麦、杂粟,一岁三运以为常”。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B.上海经济地位的上升
C.重农抑商政策被舍弃D.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2016-04-05更新 | 9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赋税制度是古代国家的重要制度之一,关于魏晋时期的租调制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之上B.按户征收粮或绢帛
C.保证了农民充足的劳动生产时间D.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
2020-11-20更新 | 3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