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4 引用次数:165 题号:4420170
1961年10月,苏共二十二大通过了新的《苏共纲领》,指出:“为了动员内部潜力,更有效地利用基本建设投资、生产基金和财政资金,必须在国家计划任务的基础上,扩大企业的业务独立性和主动性。提高企业在采用先进技术和更充分地利用生产能力方面的作用和兴趣”。这些措施(       
A.是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要内容B.埋下了苏联解体的隐患
C.未能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基本框架D.阻碍苏联经济的发展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1968年,勃列日涅夫表示:“当内外敌对势力试图扭转某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当那个社会主义国家事业遭到了危险——对整个社会主义共同体的安全构成威胁,这就不再仅仅是那个国家人民的问题,而变成了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关心的问题。”这段话表明当时苏联的外交
A.注重维护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
B.在美苏争霸中呈战略防御态势
C.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宗旨相近
D.具有大国沙文主义和霸权色彩
2020-01-04更新 | 13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有研究资料指出:在20世纪80年代,前苏联乌克兰共和国的冶金部,每年召开的大小会议达400次,下达的文件有1.5万多种,制定的指标多达18.6万个。1988年4月,前苏联一次就废除了12万多项决议、条例、法令等经济管理部门的文件。上述材料集中反映出前苏联
A.政府行政管理机构臃肿
B.经济体制改革方针失误
C.社会经济政治危机严重
D.计划经济体制弊端突出
2018-02-21更新 | 8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赫鲁晓夫改革时期,国家派出2万名有大学文化水平的干部去当农庄主席,并向农村输送了12万名农庄农机师、农艺师和拖拉机手。国家大力发展农机工业,使农村拥有的机械数量成倍增加。赫鲁晓夫这一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A.援助集体农庄
B.提高农业人口的素质
C.促进农业的发展
D.改变计划经济体制
2019-02-02更新 | 10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