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 分封制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9 题号:5157910
“公”是祭祀神灵时做出的保证,“誓”是一种约束性语言。春秋盟誓参与者由周天子而诸侯而大夫,甚至国人也有参与,某些诸侯国为了自己的利益与夷狄结盟。这实质上表明,春秋时期
A.诚信观念部分丧失
B.周朝分封制趋于衰落
C.夷夏之防不复存在
D.中央集权制开始出现
【知识点】 分封制 分封制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引自司马光《史记》)这一段文字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A.诸侯争霸
B.问鼎中原
C.分封衰败
D.天子遭难
2016-11-21更新 | 25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在周代,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而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秦国墓葬情况与地方县制的设立相关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均遵守分封制下的等级制度
2019-12-11更新 | 11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史载:周王朝最初分封的封国,面积很小,二十个或三十个封国联合在一起,也没有王畿大。周王朝这样做的目的在于
A.推动诸侯扩充疆域B.强化王室对地方的控制
C.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D.提高同姓贵族的地位
2018-11-27更新 | 7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