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 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52 题号:5398226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处于社会变革的时期,仁人志士为救国救民奔走呼号。1892年,温州豪士宋恕力倡改良,指出是否是变法者“必自易西服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变法图强成为全体国民共同要求
B.服饰能够彰显人们的政治态度
C.甲午战败激发国人寻求救亡方案
D.西装传入对君主专制构成挑战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有一篇文章回忆道,早在民国建立前一两年,家中除岁方式已然做了“维新”。“我不再奉派出去挨门磕头拜年。我从此不再是磕头虫儿。”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戊戌变法的开展
B.社会制度的变革
C.辛亥革命的胜利
D.西方思想的影响
2019-07-12更新 | 10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 1894年7月2日,一家商行在《天津早报》上刊登了一则广告:“本行新到洋醋、东洋竹篮仔、吕宋酸果、白兰地等,恭候光临”。材料反映了(        )
A.市民衣食住行基本西化B.维新变法使生活观念转变
C.报纸开始刊登商业广告D.物质生活的时尚发生变化
2019-01-30更新 | 15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据徐珂《可言》记载:辛亥革命后一些城市中尽管政府严令剪辫,不少士绅仍“视无发者如同仇敌”。有的城市公然成立了“保辫会”“复古会”,认为“剪辫即系投洋”,以致20世纪20年代“辫发犹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
A.辛亥革命对移风易俗未起到作用B.思想和习俗的改变相对缓慢和曲折
C.封建军阀在革命后掌握地方实权D.剪辫运动缺少广大基层民众的支持
2020-04-27更新 | 1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