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 监察与谏议
【知识点】 监察与谏议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据《史记》记载,秦朝在中央设置御史大夫,作为主管监察的最高官吏,其位上卿,“掌副丞相”,监察百官。在地方上设监御史,其地位可以和郡守、郡尉并称,其主要职责是监察郡守等人的行政事务。这说明
A.御史的选任体现了皇权至上B.监察系统形成了独立的体系
C.其目的在于树立御史的权威D.御史掌握的监察权逐步扩大
2016-11-27更新 | 18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在司法制度上,明朝制定了程序较为完善的审判制度和诉讼制度,甚至通过“重典治吏”来整顿官僚队伍,这些做法
A.推动了明朝社会法治化的进程
B.客观上有利于社会公平公正
C.表明当时的官吏腐败比较严重
D.是古代司法高度成熟的表现
2019-06-03更新 | 10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唐代谏官可以向皇帝提意见,也可指陈宰相得失,因此唐代谏官与史官有着严格的界限。“谏官谏朝改得失,史官书人君善恶,则领史职者,不兼谏议"。同时规定宰相的儿子不得做谏官。这主要说明唐朝
A.谏议制度职权分明B.中央官制不断的发展完善
C.宰相地位受到威胁D.重史的风气影响皇帝行为
2020-05-07更新 | 11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