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两次鸦片战争 > 第一次鸦片战争 > 《南京条约》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12 题号:567297
观察下图,发行此邮票的主要意图是
A.英国炫耀已控制中国邮政权B.宣传中国通信实现了近代化
C.纪念上海“开埠”50周年D.庆祝在华获得“新界”租借地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朝官员董宗远上奏反对。他说:“国威自此损矣,国脉自此伤矣,乱民自此生矣,边境自此多事矣。”可见,其出发点是(  )
A.维护封建统治B.维护人民利益
C.宣传自由思想D.学习西方技术
2017-11-19更新 | 3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与古代掠夺性或复仇性的战争不同,近代战争本身往往是手段,不是目的。战争结束的形式和结果不仅影响未来,也可以从中看出战争双方的意图,尤其是战胜方的诉求。《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下列条款中最能体现“战胜方”诉求的是(        )
A.割香港岛给英国B.英国取得领事裁判权
C.赔款2100万银元D.开放五处通商口岸
2020-02-20更新 | 11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当时的人对于(《南京条约》)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他们觉得外人在广州一口通商的时候已经不易防范,现在有五口通商,外人可以横行天下,防不胜防。直到清朝末年,文人忧国者莫不以五口通商为后来的祸根……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民国时期历史学家蒋廷黻的这段话反映出
A.对某一历史事件的认识,反映一定的时代思想与社会现状
B.《临时约法》规定国家主权属于国民,人民比清末更爱国
C.五口通商对中国并没有危害,而是有利于中国与世界交流
D.外国对中国的侵略方式发生改变,间接统治变为直接统治
2019-01-28更新 | 13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