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 宰相制度的废除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 题号:574909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中国中央机构的演变

秦朝唐朝明朝

材料二: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贞观政要》引唐太宗语

材料三:据载,洪武十三年,明太祖废除宰相。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这八日中送呈皇帝的奏章共1660件,涉及3391件政事。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秦朝、唐朝和明朝各个朝代相权的情况。

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三省六部制的作用。

(2)上述材料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一种什么趋势?

(3)上述图片体现的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沿革历程中的两对基本矛盾是什么?

【知识点】 宰相制度的废除解读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秦朝政府组织机构                    图二 明朝政府组织结构图

材料二  “西洋各国议院员绅由民推选,大抵皆取器识明练、才辩锋生者,而尤以家道殷实为第一要义,群谓之‘体面人”……盖视此为扬名成业之具,而非为养身肥家计也。议员中资深望重者,可举为宰相及各部尚书,或为伯理玺天德(总统),或有稍玷其声誉者,则终身无再选之理。故近来欧洲之官,以贪墨著者尚少。”                                                                                  

——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比较秦朝和明朝官制的主要不同点。
(2)据材料二提炼薛福成对西方政治制度的认识,并用辩证法对该制度进行评价。
2018-01-03更新 | 6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宰相杜范认为:“凡废置予夺,(君主)一切以宰执熟议其可否,而后见之施行。如有未当,给、舍得以缴驳,台、谏得以论奏。是以天下为天下,不以一己为天下,虽万世不易可也。”……富弼对宋神宗言:“内外事多陛下亲批,虽事事皆是,亦非为君之道。况事有不中,咎将谁执?必致请属交走,货贿公行,此致乱之道,何太平之敢望!”

—程民生《论宋代士大夫政治对皇权的限制》

材料三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放在擅专威福。”故而废相。对此,黄宗羲评价道:“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1)材料一中秦国变法主要作了哪些规定?根据材料试加以概括提炼,逐条列出。

(2)根据材料二,概述杜范、富弼的共同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制约相权,宋代采取的主要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的原因,并评析黄宗羲的主张。

2018-02-03更新 | 22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宰相制度

材料一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时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

——《史记·陈丞相世家》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宰相具有怎样的职责和地位。宰相设立和废除分别是在何时?

材料二   成祖即位,特简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署,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

——《明史·职官志》


(2)材料二说明当时的内阁是
A.国家的决策中枢   B.相权的直接延续
C.皇帝的参谋机构   D.皇权的制约力量
(3)判断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表述是否争取。(正确的在括号中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
①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公分别负责草诏、审核与执行政令,互相牵制,有利于皇帝集权。
②唐朝三省的长官共议国事,都是宰相,有时有宰相名号的达十多人。
③宋朝设枢密院掌军政、三司掌财政、参知政事为副项,以分宰相之权,实现了中央集权和大一统。
(4)在汉、唐、宋、明中央政府机构的演变过程中,皇权和相权的关系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2022-02-11更新 | 9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