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 监察与谏议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323 题号:5861809
据《汉书》记载,某一官员“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该官员属于
A.十三州刺史
B.御史大夫
C.参知政事
D.三司使
17-18高一上·浙江金华·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21]
【知识点】 监察与谏议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汉武帝为加强对地方官僚的监察、控制而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察举制B.设置刺史C.取消封国D.创设御史大夫
2021-02-24更新 | 5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2】唐太宗把各地都督、刺吏及其他重要官吏的名字写在屏风上,“得其在官善恶之迹,皆注于名下,以备黜陟”。其目的是
A.压抑士族,广辟才路B.加强考察,赏功罚罪
C.精简机构,提高效能D.惟才是举,用人所长
2017-08-22更新 | 2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3】中国历史上之监察官,分为台、谏两种。“台”是指御史台。唐代的台官,是天子的耳目;而唐代的谏官,则是宰相的唇舌。御史监察权在唐代已经离开相权而独立,但谏权仍在宰相手中。材料说明,谏官之设立,用意在
A.纠绳宰相B.纠绳天子
C.权衡君权与相权D.完善监察制度
2017-08-11更新 | 4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