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 选官制度 > 科举制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4 题号:5987373
科举制的主要历史意义在于
A.打破特权垄断
B.扩大官吏来源
C.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D.加强了中央集权
【知识点】 科举制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明宣德二年(1427年)的会试首次实行南北卷制度。会试录取100人,其中南方60人,北方40人。后来,南北卷演变为南北中卷,录取比例为55%、35%和10%。这一做法
A.保证了人才选拔公平公正B.促进了南北文化交流融合
C.是经济重心南移必然结果D.为保持人才来源相对平衡
2020-07-29更新 | 17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唐代上流社会家庭喜欢从世家旧族中选择儿媳。在宋代,富家之女是人们选择儿媳的首选,“观今之俗,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蔡襄语)。这反映出宋代
A.四民平等关系的确立B.门阀贵族势力的没落
C.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D.理学的社会影响势弱
2017-07-02更新 | 31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科举制度废止后,读书人留居城市,农村中土豪劣绅慢慢取代了心存修齐治平的乡村士绅,和普通农民冲突日益尖锐。据此可知。科举制的废除
A.加速了农村自然经济解体B.加剧了我国农村社会的动荡
C.成为城乡差距扩大的根源D.导致农村传统道德观念丧失
2017-12-08更新 | 11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