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史 > 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 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 斯大林模式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7 题号:6105727
1928年初“粮食收购危机”爆发后,苏联政府采取将村社中原本用作自身内部建设的自留收入收归国有,并借此迫使农民向国家售粮,到1930年,为国家提供2.3亿卢布资金,粮食收购量猛增到2220万吨,该政策的影响是
A.加强了村社经济的自主性
B.刺激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
C.削弱了对农村基层的管控
D.推动了苏联农业的集体化
【知识点】 斯大林模式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1952年,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以理论权威和政治权威的形式既肯定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存在的必要性,又认为这是一种“特种的商品生产”,而且提出应“一步一步地缩小商品流通的活动范围,而扩大产品交换的活动范围。”这说明苏联政府试图
A.增强对企业的行政干预B.由市场决定商品流通范围
C.鼓励私营生产企业发展D.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
2016-11-18更新 | 70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苏联在斯大林时代实行了居民证制度,没有居民证及相关文件,苏联公民就不能异地流动;居民证只发给城镇居民,农民则没有居民证。该制度实施的主要目的是
A.服务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B.强化城市政权以镇压反革命
C.缓解城市压力及就业紧张问题D.杜绝全国人口的自由流动
2021-02-20更新 | 5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据统计,“一五”计划期间苏联工业年增长率为19.2%,“二五”期间为17.8%,“三五”期间为13.2%。1933年,苏联农业总产值比1929年下降了23%,此后很长时间内一直不景气。这说明斯大林模式
A.压制了地方企业的积极性
B.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C.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D.促进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2019-08-09更新 | 7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