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 分封制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0 题号:6117610

古往今来,历届中央政府都重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各个时期所采取的政策有继承也有创新,效果各有千秋。阅读下列图片,回答相关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统治者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后来对统治秩序产生的消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初期推行的地方管理制度。汉武帝为了克服这一制度的局限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3)根据材料三,指出元朝推行行省制度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制度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创新之处。并指出元朝对边远民族地区采取的管理措施。

(4)根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指出新时期发展完善这一制度的立法措施。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发达的地方管理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演变历程与丰富内涵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说明今天的山西地区在西周时由哪个封国管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汉国家体制发生的变化。

材料二: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朝代什么样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分析这一制度存在的问题。

材料三元代部分政府机构示意图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是如何管理现在的山西地区的?并简述元朝中央政府为节制行省官员的权力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4)上述材料体现了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一种怎样的发展趋势?

2017-12-17更新 | 6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之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 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之间,史之阙文,而后人可以意推者也,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
——《日知录》
材料三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从这个意义上说,贵族从分封制下的社会政治阶层转化成了郡县制下的社会阶层。成为官僚的贵族便不再具有封地主人和天子臣属的双重身份,而仅仅只有天子臣属的一种身份
——《文史纵横》2009年第3期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封建子弟之制”指什么?该制度有哪些特征?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秦朝是如何破解这一困局的?
(3)据材料三,指出分封制转型为郡县制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2017-10-07更新 | 5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从分封制到郡县制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天子以诸侯为臣,大夫以士为臣。……据《礼记.王制》记载:诸侯又可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要定时向周天子进贡,定期朝见周天子,周天子出兵征讨时要带领本国军队随同出发,诸侯还要对天子的出巡、婚嫁、死丧等尽一定的义务。
——程幸超《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二:西周是拥有主权的政治实体。然而西周这种对天下的最高统治权仅行使到邦君这一层次(各邦的最高统治层),并不贯彻到社会结构的末端,所以这种统治权事实上有一部分被分割了,由天子分别授予了庶邦的邦君 。所谓“授民授疆土”就是指这种统治权由天子到邦君的转移。
——李若晖《郡县时代——由权力建构与社会控制论秦至清的社会性质》
材料三:郡县制在秦代作为地方行政体制正式被确定为国家的结构形式和治理形式,与官僚政治紧密配合。皇族在秦代等同庶人,他们参政主要不是作为宗族的身份,而是作为臣僚履行职责。……三代王权的独尊和大一统集权统治受到了宗法分封制的制约和分割,秦汉时期因实行郡县制和官僚政治而使皇权达到了真正意义的独尊和大一统集权统治。
——高兵《大一统再认识》
(1)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分封制的特点。
(2)据材料二,指出分封制下的权力分配机制。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该机制带来的不利影响。
(3)据材料三,郡县制否定分封制的主要表现是什么?并指出由此带来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分封制到郡县制演变的认识。
2016-08-24更新 | 16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