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无产阶级革命家 > 马克思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1 题号:615671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2工人阶级在反对有产阶级联合力量的斗争中,只有把自身组织成为与有产阶级建立的一切旧政党不同的、相对独立的政党,才能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

——《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

请回答:

(1)材料1反映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怎样来实现?

(2)材料2的中心内容是什么?与材料1的关系如何?

【知识点】 马克思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70年9月9日马克思写道:“法国工人阶级正处于极困难的境地。在目前的危机中,当敌人几乎已经在敲巴黎城门的时候,一切推翻新政府的企图都将是绝望的蠢举。”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   1871年,马克思写道:“愚蠢地不愿意开始内战,好像梯也尔力图用暴力解除巴黎武装,不像是开始内战似的……国防政府在民族义务和阶级利益二者发生矛盾的时候,没有片刻的犹豫便把自己变成了卖国政府。”

                                                                    ——摘自马克思《法兰西内战》


请回答: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有关背景,分析马克思为什么对法国不同时期的国内革命持不同态度?
2018-06-19更新 | 2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近代化的世界是一个不平凡的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甚至只要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材料二:一战历时4年多,30多个国家约15亿人口被卷入。战争使四大帝国解体,并重创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战后,出现了旨在维护和平的国际政治组织,但构建的国际关系格局埋下了滋生罪恶的种子。

关于一战的主要影响,大体有如下看法:①大战造成空前灾难,却成为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②大战使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推动被压迫民族的觉醒;③大战造成的破坏激发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望,但战争遗留问题的解决又带来新的危机。

——据(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的“两个发现”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的历史意义。
(2)关于一战的影响,您更倾向于材料二中的哪一种看法?试结合史实加以论述。(只列看法,不加论述不得分)
2019-05-03更新 | 8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伴随着工业文明的扩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得到丰富,它促使社会主义从理想变成了现实,从一国走向了多国。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指出马克思在1848年和1867年的主要理论建树(著作)。

(2)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先后推行了哪些经济政策?分别说明当时推行这些政策的必要性。

(3)邓小平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1978年他在为统一人们思想和理论探索方面做出了哪些贡献?为什么说邓小平1992年的南方谈话是改革开放的第二次宣言?

2018-03-12更新 | 2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