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杰出的科学家 > 牛顿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6 题号:6213228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牛顿说:“我不知道在别人看来,我是什么样的人。”阅读材料:

材料一牛顿的秘书谈到过牛顿“废寝忘食”的程度:他陷入极度的冥思苦想之中,连自己吃了饭没有都记不清楚。只要有一小时不看书学习,他就认为是浪费了光阴。他一天总共只睡四五个小时,特别在秋天和冬天,他的化学实验室里的炉子整日整夜地烧着。

——摘编自【德】H·武辛《伊萨克·牛顿》

材料二牛顿和菜布尼兹就教学问题保持着通信。牛顿自己承认菜布尼兹对这个学科的精通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过于自信的牛顿拒绝与他直接讨论微积分问题,他深信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绝不可能达到自己这种水平,而时间却必须为牛顿停留,毕竟他是一个受主偏爱的人。牛顿也许是最伟大的炼金术士。牛顿除了做了不计其数的试验,还读了几乎所有他能买到或借到的炼金术书。托马斯·佩莱博士是皇家学会的一位德高望重的成员,牛顿死后留下的论文就由他来挑选发表,他被牛顿在炼金术方面的冒险吓坏了,因此大胆地在这些黄料的封皮上写下了“不适合出版”。

——摘编自【美】盖尔·E·克里斯汀森《牛顿与科学革命》

完成下列要求:

(1)依据材料一,概括牛顿在开展科学研究时表现出优秀品质。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牛顿科学理论贡献。

(2)牛顿对于莱布尼兹表现出的态度,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在材料二中是如何体现的?概括托马斯·佩莱博士写下了“不适合出版”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知识点】 牛顿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牛顿的成就对西方和中国的思想、研究和实践的方向产生巨大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牛顿由于发明了万有引力定律而创立了科学的天文学,由于进行了光的分解而创立了科学的光学,由于创立了二项式定律和无限理论而创立了科学的数学,由于认识了力的本性而创立了科学的力学。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

材料二《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在启迪人类的智慧、奠定十八世纪工业革命的力学基础、甚至影响到社会变革等方面,其历史功绩昭昭如日。

——严济慈《全人类的财富,生产力的杠杆》

材料三牛顿学说在中国的传播也为资产阶级改良派发起的戊戌变法提供了一种舆论准备。这个运动的主将康有为、梁启超和谭嗣同等人,都无例外地从牛顿学说中寻找维新变法的根据,尤其是牛顿在科学上革故图新的精神鼓舞了清季一切希望变革社会的有志之士……孙中山先生高度地评价牛顿:“达尔文氏发明物种进化之理,而学者多称之为时间之大发明,与牛顿氏之摄力为空间之大发明相媲美。”他还把牛顿的科学理论作为他的“建国方略之一、心理建设”的一个思想基础。

——戴念祖《牛顿在中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牛顿取得的科学成就。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分析牛顿学说对中西方社会产生的影响。

2018-03-17更新 | 5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之下,东西方的科学家灿若星辰,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河南南阳)城东的医圣祠,张仲景的墓碑上雕刻着“长沙太守、医圣张仲景”的字样;最为寒酸冷落的,要数南阳城北的张衡墓,张衡作为一名世界级的大科学家,在当今国外的一些著名学府里都有他的塑像,可是张衡墓至今仍寂寞地躺在南阳石桥镇一方农田的角落里,要不是他曾经当过几天太史令和尚书一类的御用文官,恐怕连这堆埋骨的土丘,也未必能挨到今天吧?我国明清时期的科学巨匠宋应星,1637年发表《天工开物》一书,可是又有谁见过一介布衣的大科学家宋应星的墓冢呢?

——节选自某电视纪录片的解说词

材料二   (在《天工开物》刊行六年后)1643年在英格兰诞生了一位后来在英国乃至世界妇孺皆知的科学巨人——艾萨克·牛顿,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为近代科学技术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石……1727年,牛顿去世。英国以隆重的国葬仪式将他安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这里一向是王公贵族的墓地……那天,成千上万的人涌向街头为他送行;抬棺椁的,是两位公爵、三位伯爵和一位大法官。

——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中国古代的科学家与牛顿在死后的境遇有何不同,试从政治、经济等角度分析其原因。

2019-01-01更新 | 2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牛顿,是17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巨匠,其成就涉及物理学、数学、天体力等多个领域。阅读下面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   “我不知道世人对我是怎样看法,但是在我看来,我不过象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孩子,有幸拾到光滑美丽的石子,但那浩瀚的真理之海洋,却还在我的面前末曾发现呢。我所以有这样的成就,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缘故”

——牛顿

材料二   几百年来,《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直是天文学和宇宙学思想的基础,牛顿力学的非凡成功甚至给诸如心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各个不同领域的工作者也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以致他们试图在解决各种问题时以力学或准力学为楷模。启蒙运动的科学就是“牛顿的”。其哲学就是“牛顿主义”的哲学。但由于牛顿学说本身的机械决定论性质,充满机械唯物论精神的启蒙思想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形而上学的武断。

材料三   据英国米切尔怀特《牛顿:最后的巫师》记载,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从一个收藏者手里购买了一批有关牛顿的秘密资料。通过几年的研究,凯恩斯于1942年在英国皇家学会俱乐部发表了一次名为“牛顿其人”的演说,给出一个与传统模式截然不同的牛顿形象,即牛顿不再只是一个科学家,也是一个醉心神学和炼金术的人。

1942年,爱因斯坦为纪念牛顿诞生300周年撰写了一篇文章,对牛顿的一生作了如下评价:“只有把他的一生看做为永恒真理而斗争的舞台上之一幕才能理解他。”


请回答:
(1)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牛顿在物理学和数学领域发现了哪些“光滑的石子和美丽的贝壳”?
(2)根据材料二,概括牛顿科学成就对近代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凯恩斯和爱因斯坦是如何评价牛顿的?他们为何会有不同的评价?
2020-04-23更新 | 7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