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 赫鲁晓夫改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9 题号:6543900

2015年伊始,中央纪委监察部官方网站推介了“新年第一书——《历史的教训》,响应习近平的号召,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和历史警示,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现在俄国的社会主义,正在恢复个人主义的激励机制,以使得这个体制拥有更大的生产动力。……同时,资本主义也经历了与之相关的过程,它借助于类似于半社会主义的立法,通过财富再分配政策,来限制个人所得。……对资本主义的恐惧,迫使社会主义不断扩大自由;而对社会主义的恐惧,则迫使资本主义不断增加平等。

——《历史的教训生物学与历史》(美)威尔·杜兰特阿里尔·杜兰特1968年著

请回答:材料中俄国“正在恢复个人主义的激励机制”有哪些表现?它是否使民众实现了真正自由?为什么?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赫鲁晓夫上台后,发现中央很难把全国20多万个工业企业集中管理好,力图改变这种管理体制。在没有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情况下,最高苏维埃就决定只留下航空、无线电、造船等几个中央部,其余下放地方。各部下放地方后,根据尽量有利于一地区企业协同生产、利用本地资源的原则,改革行政管理机构,如在钢铁工业、煤炭工业发达的乌克兰设立钢铁工业部和煤炭工业部,在盛产石油的阿塞拜疆设立石油工业部,……但是,它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国家管理企业的行政办法,没有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故难以调动地方的积极性。不仅如此,中央统一管理被削弱后,各地滋生了严重的本位主义,彼此矛盾重重;同时,工人没有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权力,厂长是工厂的主人,而工人仍然是被雇佣者,改革未能激发起工人们的劳动热情,更不可能改变苏联工业劳动生产率低下的状况。

——据齐世荣主编《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

(1)根据材料,概括赫鲁晓夫工业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赫鲁晓夫工业改革失败的原因。

2018-05-01更新 | 8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当时苏联的农业发展迟缓,粮食供应严重不足。赫鲁晓夫选择了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1953年、1954年和1955年的农业投资在国家整个投资中所占比重分别为15.5%、19.6%和23.5%:1959年与1952年相比,农产品平均价格提高了两倍:1954~1956年,苏联开垦了近3600万公顷荒地:允许庄员拥有自留地、种植果树、饲养牲畜。经过初步改革,苏联的农业形势有所好转,1955年起连续四年获得大丰收。这来之不易的转机助长了赫鲁晓夫的冒进思想,他提出要在几年内赶上美国人均畜产品产量这一不现实的目标。这一目标遭到苏联党内一些人和经济学家的反对,他却还是一意孤行。不顾具体气候、土壤条件,强求各地扩种玉米,胡乱指挥,反复折腾,苏联农业在1963年再度出现了危机。


(1)根据材料,概括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并对其改革作出评价。
2022-06-29更新 | 6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回顾和反思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能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深刻的镜鉴意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早在1917年9月的《布尔什维克能保持政权吗》一文中,列宁就宣布:“粮食垄断、面包配给制和普通劳动义务制,在无产阶级国家手中是一种实行计算和监督的最强有力的手段。”可见,革命后采取的一些措施早在革命前已经设想好了,被看作是无产阶级管理国家的重要手段。

——沈志华《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材料二   1921年3月3日列宁在致人民委员会的信中就农民把粮食拿到城市出售一事写道:依我看,应当允许带得更多。你们对投机倒把怕得太过分了。如果它们单个地换粮食,那有什么大不了的?把东西带进贫困的俄罗斯应当给予鼓励,而不应当加以阻挠。

——《列宁全集》第50卷

材料三   当时不加紧工业化是不行的。从1933年起法西斯的威胁就在迅速增大。一我国人民用它们在20-30年代建立起来的实力粉碎了法西斯。要是没有工业化,我们面对法:西斯就会手无寸铁。

——戈尔巴乔夫

材料四   一方面,仍然要依靠斯大林的农业体制,即集体农庄、国营农场和农业机器拖拉机站这三大支柱……另一方面,则要依靠他所发动的开垦荒地和扩大玉米播种面积两大措施。

——柳植《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时代的里程碑》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革命后采取的一.些措施”。概括这些措施对巩固苏维埃政权的积极作用。
(2)据材料二,指出列宁对待农民私售粮食的态度,反映了经济政策怎样的变化?
(3)据材料三,面对法西斯迅速增大的威胁,苏联采取了什么建设方案?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该方案的得与失。
(4)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社会主义建设或改革的认识。
2021-09-05更新 | 12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