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 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7 题号:6992260
从清初的“剃发令”到太平天国的“蓄发令”再到辛亥革命的“剪发易服”和随之出现的“保辫会”,国人的头发承载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材料中所述历史现象
A.体现人们思想不断解放
B.反映出政治斗争激烈
C.表明国人文明程度不一
D.深受欧美文化的影响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1934年,鲁迅评论文坛“京海之争”时指出:“北京是明清的帝都,上海乃各国之租界,帝都多官,租界多商,所以文人之在京者近官,没海者近商,近官者在使官得名,近商者在使商获利,…而官之鄙商,固亦中国旧习,就更使‘海派’在‘京派’的眼中跌落了。围绕“京海之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海派文化是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产物
B.海派抨击了京派的崇洋意识和市侩心理
C.京派的立场反映了重农抑商观念的消失
D.“京海之争”体现出南北文化交流融合
2018-01-14更新 | 33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以近代上海为例,由于租界的存在,且上海人向来有趋时的特性,对于外来节日,如复活节、圣诞节等等不仅欣然接受,而且趋之若鹜。这种情况反映出
A.上海思想开放有历史传统B.上海租界出现两种文化并存局面
C.外来习俗代替了中国传统习俗D.在外华人积极融入西方社会
2017-05-05更新 | 5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文会友。古代文人相交轻财而重情谊,才学,多以诗文相赠答。
B.古代建筑为前堂后室,在堂上举行礼节活动室北向为尊。
C.社日。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在春分前后。
D.折腰。即拜揖。鞠躬下拜,表屈辱之意。
2018-08-09更新 | 1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