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太平天国运动 > 太平天国的评价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0 题号:76003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中国大事年表节选

材料二   爱国主义是近代中国时代精神的最强音,反侵略斗争中所体现出的英勇无畏精神是近代爱国主义的真实写照。首先,底层人民群众自发奋起,前仆后继反抗外国侵略。他们或者自己武装起来直接与侵略者进行斗争,或者从物质上、精神上积极支援前线的爱国将士,激励他们英勇杀敌。其次,爱国将士驰骋疆场,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此外,广大爱国知识分子在近代反侵略斗争中,或以笔作枪,口诛笔伐声讨侵略者的暴行,唤起民众的觉倍;或投笔从戎,奔赴前线,直接投入到反抗外来侵略者的民族战争中去。也正是中国人民发杨自强不息、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经过一个多世纪艰苦卓绝的斗争,才有最终百年国耻的洗雪。

——摘编自宋凌迁《近代反侵略进程中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探索救国道路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救国道路艰难曲折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中国“最终百年国耻洗雪”的认识。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

妇女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废除买卖婚姻、买卖奴婢,禁止娼妓;后宫妃嫔也设立职务。

太平天国颁布了一套“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的礼制,从天王到普通士兵,等级森严。诸王出行,“凡朝内军中大小官员士兵,如不回避,冒冲仪仗者,斩首不留”。

材料二   下图是中华民国纪念明信片

材料三   红色革命根据地形势图


请完成: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性和局限性有哪些?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材料二蕴涵了哪些重要的历史信息?
(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找到了怎样的革命道路?其影响如何?
(4)综合上述材料和有关问题,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哪些重要的认识?
2019-01-11更新 | 3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110年的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国家的侵华史,它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与灾难。但它更是一部中华民族为实现民族独立与富强的抗争和探索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呈现出由“沉沦”到“上升”的发展过程,中国社会走出了一条“U”字形路线。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 其基本特征是“上升”。在“沉沦”与“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1901—1920年"就是“沉沦”的谷 底、“上升”的起始时期。

材料二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 等。……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 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三   辛亥革命以革命的方式解决了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政治文明选择问题,传统政治 文明中的制度体系因此全面崩溃,辛亥革命标志着中国的政治文明开始从传统走向现代。

材料四   因为中国独立的工人运动尚属薄弱,因为中国目前的一切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及 其在华代理人——中国军阀,尤其是因为解决民族革命问题,直接有利于工人阶级,而现时工人 阶级又尚未充分分化成为完全独立的社会力量——所以,共产国际执委认为:年青的中国共产党 与国民党实行合作是必要的。

——《共产国际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的决议》(1923年1月12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中国前期“沉沦”的过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农民阶级在近代中国的沉沦中进行了哪些斗争。这些斗争 为何先后失败?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传统政治文明中的制度体系因此全面崩溃”的具体表现。列举 辛亥革命在现代政治文明体系建设上取得的显著成就。
(4)根据材料四,指出第一次国共合作得以实现的原因。
2020-01-12更新 | 11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代中国的乡绅阶层主要由科举及第未仕或落第士子、当地较有文化的中小地主、退休回乡或长期赋闲居乡养病的中小官吏、宗族元老等一批在乡村社会有影响的人物构成。这种身份特点。使他们成为了儒家文化最可靠的信徒。尽管他们中有些人曾经掌柄过有限的权印,极少数人可能升迁官衙,但从整体而言,他们始终处在封建社会的清议派和统治集团的在野派位置。他们出资办地方治安队或国练,大多还自任头领,对乡村社会治安进行控制、操纵、他们通过出租土地,控制租地农民的经济利益,通过领头集资修建水渠、道路,把持乡村经济生产要素,通过捐款救灾,稳定当地民心,减轻官府的压力,维系着与乡民、官府的经济关系。

——摘编自沈赛葵《近代中国乡绅阶层及其社会地位》

材料二英国乡绅不是一个阶级,它是若干社会带级的混合体和总称。15世纪后,地方实权落到大多由乡绅出生的治安法官手里,治安法官除维持乡里治安外,还执行司法事务,监督价格标准,规定工资限度,惩罚盗贼和流浪者,管理公共事务和福利等。每20个乡绅家庭中就有一个家庭是新加入者,有一半的乡绅家庭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家族历史。乡绅们认识到接受教育是上升到上层社会的阶梯,所以,发财致富之后,越来越热衷于把子女送到大学去接受教育。大量出身于乡绅家庭的知识分子,逐步分享了贵族的政治权利。由于乡绅所具有的新的经济特点,一定程度上执行了有利于新的生产方式成长的政策。

——据徐华娟《社会转型时期英国乡绅筒论》整理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英两国乡绅的共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社会转型角度分析中英两国乡绅的不同作用及原因。

2017-09-07更新 | 14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