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 新经济政策 > 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影响和评价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65 题号:7766393
1923年秋,苏联经济陷入了低谷,工业品积压、农产品收购困难。有些人认为这是由于“经济中的无计划性”,应该加强经济计划以同资产阶级的破坏做斗争。这一主张
A.反映了阶级斗争的严峻形势
B.折射出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性
C.促进了社会主义政权的巩固
D.有利于苏联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1】列宁认为:“我们签订和约在客观上就成了德国帝国主义的走狗,……英国人曾经直接 向我军最高总司令建议,只要我们继续作战,他们每月可以发给我们每个士兵一百卢布……由于我们牵制了一部分德国军队,在客观上我们还是帮助了他们。”据此你认为(       )
A.苏军参加二战减轻了西线英军的压力
B.“签订和约”指《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C.该条约签订使苏俄得以退出世界大战
D.苏俄得以集中精力实施新经济政策
2016-12-12更新 | 13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列宁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他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主要有
①实行固定的粮食税   ②优先发展重工业
③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④实行自由贸易,允许商品生产
A.①④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20-06-18更新 | 6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3】“使国家面临的危机迅速消失,生产稳步恢复;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迎,使政权得以巩固;指明了走向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这一政策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其突出特点是
A.由落后的帝国主义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B.借助资本主义发展要素恢复和发展经济
C.开辟了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工业化模式
D.借助计划经济发展模式挽救经济大危机
2018-02-21更新 | 5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