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 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049 题号:7854372
1938~1940年,中国西南五省新设银行8家,分支行355处。其中,四川176处,云南43处,贵州15处,广西51处,西康25处,到1945年8月,西南五省的银行业发展至总行255家,分支行1320处。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蓬勃开展
B.西南地区政治环境日益改善
C.工业内迁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D.政府大力扶持金融业的发展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1933、1947年上海等六个城市的工业简况如下表所示。(     
城市厂数(个)工人数(人)
1933年1947年1933年1947年
上海34857738245948367433
天津122412113476957658
汉口4974692499221048
广州11044733213125085
重庆4156611293834367
西安1006915055913
上表可以说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
A.城市民族工业持续发展B.国统区经济面临崩溃
C.民主革命阶级基础扩大D.官僚资本进一步膨胀
2022-08-10更新 | 24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2】1938年,《新华日报》在报道中写道,企业要设法将原有工人带往内地继续工作,未开工前由政府发给生活费,不能随厂工作之人员,发给遣散费;汉口纺织厂工人在随厂入川继续工作中,政府帮助解决其生活困难。上述措施的主要目的在于
A.推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B.缩小东西部的经济差距
C.实行全面抗战路线D.重建工业支持抗战
2021-06-01更新 | 23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真题 名校
【推荐3】图是抗日战争期间大后方七省(川、滇、黔、陕、甘、湘、桂)开办的工厂数量统计示意图(1937.7~1944)。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大后方七省开办工厂的速度逐年递增
B.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大后方工业发展迅速
C.大后方和沿海工业比例发生很大变化
D.大后方工厂开办的主要原因是抵制日本的经济侵略
2019-01-30更新 | 209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