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 监察与谏议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4 题号:8594429
唐初,基于地方州县两级行政设置,在州之上分设十道监察区,命监察御史等分巡各道州县。中唐以后,按察使、采访使、黜陟使、观察使等,相继成为各道的专职监察官。采访使、观察使等也有了固定的驻所和判官属僚。这反映出唐代
A.有效解决地方割据
B.开启了中央对地方的全面监察
C.地方监察逐步完善
D.监察官逐变为地方最高行政官
【知识点】 监察与谏议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唐太宗把全国划分为关内、河南、河东等10道,道没有常设机构和常任官员,由皇帝派出观察使不定期地视察道内各州县行政工作。由此可见,唐代的道是
A.管理各州的行政部门B.直属吏部的地方机构
C.皇帝控制的监察部门D.临时设立的行政机构
2022-06-03更新 | 5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皇权是整个政治权力的中心,皇权是至高无上的,理论上是无限的。但实际上皇权也会受到制度性和非制度性的制约。以下属于制度性约束的是
A.匡正君主,谏诤得失
B.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C.天立王…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
D.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
2017-11-21更新 | 3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北宋设立的州一级某官职的职责为:“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该官职名称及设置目的分别是(     
A.通判制约知州B.知州增加地方财政开支
C.知县减轻地方军费D.宰相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2022-08-18更新 | 6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