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 赋税制度(汉-唐)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30 题号:8871968
隋朝规定“(丁)民满五十,纳庸代役”;公元624年,唐高祖颁布“……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庸,每日三尺”。下列关于“庸”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输庸代役有利于保障农时
②唐与隋相比放宽纳庸年龄限制
③相对减轻农民的劳役负担
④租庸调制的基础是均田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③④
19-20高一上·全国·课时练习 查看更多[17]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如图为唐朝怀集庸调银饼,其铭文为“怀集县(今广东怀集县)(开 元十年)庸调银拾两,专当官令王文乐、典陈友、匠高童”,是研究当时赋税制度的重要史料。下列有关此赋税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保证了政府的赋税收入B.扩大了收税对象
C.有助于缓解土地兼并D.减轻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2023-11-14更新 | 1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改革指改变旧制度、旧事物。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下列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九月,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
②“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资产少者则其税少。资产多者则其税多。”
③“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A.②③①B.③②①C.③①②D.①②③
2022-12-22更新 | 3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资治通鉴》卷226里有这样一段记载:“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这段记载反映的是(     
A.租庸调制B.两税法C.主客户制度D.废除人头税
2023-01-05更新 | 6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