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6届甘肃省白银市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甘肃 高三 期末 2016-02-16 420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自然地理、区域发展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一种汉族民间节气。数九从每年冬至开始,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据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1.“九尽桃花开”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A.赤道--北回归线之间;向北移B.赤道--北回归线之间;向南移
C.赤道--南回归线之间;向北移D.赤道--南回归线之间;向南移
2.“数九”期间,关于东莞的一些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昼长夜短,且昼长变长B.日出方位不断向北移动
C.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变小D.日落时间不断提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下图为“某地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假如该河流
A.在北半球,则a处易受侵蚀
B.在南半球,则b处易受侵蚀
C.在北半球,河流中有沙金,淘金处应在b处
D.在南半球,河流中有沙金,淘金处应在b处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5. 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成功发射,发射时刻的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时)是2013年12月(  )
A.1日17时30分B.1日21时30分
C.2日1时30分D.2日9时30分
2016-11-27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甘肃省白银市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4)
名校

下图为六种主要植被类型对应的水热条件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6.序号 ②~③~荒漠所代表的地域分异不可能出现在(  )
A.亚洲B.欧洲
C.非洲D.南极洲
7.造成地表植被按序号①~②~⑤发生更替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差异B.海陆位置差异
C.海拔高度差异D.坡向差异
8.撒哈拉荒漠与塔克拉玛干荒漠形成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
A.太阳辐射、下垫面B.大气环流、海陆位置
C.洋流性质、地形起伏D.地表径流、土壤性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名校
9. 近20年来,云南丽江玉龙雪山的雪线正以每年10米左右的速度上升。下列措施中,对缓解其山顶冰雪融化可行的是
①禁止游客登山,封山保护冰川;             ②改善能源结构,利用新能源;
③大力植树造林,增加森林面积;               ④实行人工造雪,增加储冰量;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4)
名校
下图为45°N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 424米,距海约180千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大气环流B.地形
C.纬度位置D.洋流
11.该区域位于(  )
A.亚欧大陆太平洋沿岸地区
B.亚欧大陆大西洋沿岸地区
C.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地区
D.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水分盈亏量是降水量减去蒸发量的差值,反映气候的干湿状况。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盈余,气候湿润;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亏缺,气候干燥。下图为我国两地年内平均水分盈亏和温度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某农作物喜温好湿,能够正常生长和安全结实的气温要求是≥20℃,最短生长期为4个月。评价该农作物在两地的生长条件,正确的是
A.①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
B.②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
C.①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
D.②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
13.①、②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和高山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D.高原和高山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2019-01-30更新 | 3571次组卷 | 36卷引用: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浙江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013且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下图示意该地当日14时-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4.强沙尘暴经过该地时间段是
A.16时-17时B.17时-18时
C.18时-19时D.19时-20时
15.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
A.气温水平差异减小B.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C.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D.大气逆辐射减弱
2019-01-30更新 | 6694次组卷 | 86卷引用: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地理(新课标II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16. 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大气中
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
2019-01-30更新 | 5491次组卷 | 70卷引用: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北京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4)
名校
我国南方某地新建一小型水库,某日两时刻测得水库及其东西两侧气温分布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7.关于水库及其周围地区气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大;
B.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小;
C.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高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
D.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低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
18.由于水库与周围地区存在着气温差异,导致水库与周围地区之间形成了热力环流。关于该热力环流的描述正确的是K
A.热力环流的方向不变B.水库中心区始终存在上升气流
C.白天风由水库吹向四周D.晚上风由水库吹向四周
19.下图中与15时水库东西方向的高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的示意图为( )
A.AB.BC.CD.D
2016-11-27更新 | 471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5届甘肃省陇西县高三级第二次大联考地理试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L湖原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近年来已演变成微咸水湖。现在该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而东部沿岸几乎没有。下图示意L湖及周边地区,读图回答下题。

20.正确描述甲、乙两河与L湖相互关系的是( )
A.甲河秋季输入L湖泥沙最多
B.甲河流量变化深受L湖影响
C.乙河对L湖具有排盐作用
D.乙河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为主
21.有关L湖及其周边自然环境叙述不正确的是( )
A.L湖最高水位出现在夏季,最低水位出现在冬季
B.L湖水位近年来有不断下降趋势
C.L湖及其周边地区气候干旱,物理风化显著
D.L湖流域内降水丰富,河流发育好
22.对L湖东、西两岸芦苇分布差异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
A.主导风向B.湖水盐度
C.沿岸坡度D.土壤肥力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4)
真题 名校
索科特拉岛曾经与非洲的索马里半岛相连,岛上有许多奇特的动植物,下图是索科特拉岛位置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3.某年七月,一艘油轮在该岛以东附近海域泄漏大量原油,油污带可能漂向
A.印度西海岸B.澳大利亚西海岸
C.非洲东海岸D.越南东海岸
24.岛上许多植物有瓶状茎、多刺、硬叶等特点,反映了该岛的气候特征是
A.温暖湿润B.温和干燥C.高温多雨D.高温干燥
2019-01-30更新 | 3817次组卷 | 62卷引用: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地理(江苏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5. 有“东方金字塔”之称的西夏王陵,已在宁夏银川市西郊的荒漠中孤独的耸立了近八百年。263座陵墓已成残垣断壁,9座帝王陵虽骨架尚存,但陵墓外表早已千疮百孔。造成西夏王陵损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化作用B.冰川侵蚀C.风力侵蚀D.流水侵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26.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简图,图中4个岩层形成年代从早到晚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④③B.②③④①
C.③④②①D.④②①③
2016-02-16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甘肃省白银市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名校

位于澳大利亚西部沙漠中的波浪岩,是一块巨大而完整的花岗岩体,大约在25亿年前形成。经过日积月累的风雨冲刷和早晚剧烈的温差变化,渐渐地被侵蚀成波浪的形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图中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上述波浪岩与图中数字表示的岩石类型一致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8.波浪岩的形成过程依次是(     
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
B.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
C.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
D.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地壳抬升—风化剥蚀
2022-01-17更新 | 336次组卷 | 68卷引用:2014届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1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下图是某流域地质简图,甲、乙、丙三地有砾石堆积物(见下图右下角照片),在甲地砾石堆积物中发现了金刚石。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29.含金刚石堆积物的成因是(  )
A.冰川沉积B.流水沉积
C.风力沉积D.风化残积
30.图中可能找到金刚石矿的地点是(  )
A.①B.②C.③D.④
2016-11-26更新 | 2050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江苏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31. 东非大裂谷宽约几十至两百千米,深达一千至两千米,是世界陆地上最大的裂谷带。下图为东非大裂谷局部景观图。对图中所示的岩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经历了地壳的抬升运动
B.受到了明显的水平挤压作用
C.岩石中不会有化石
D.岩石是由岩浆冷凝形成的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32. 读我国古丝绸之路上某区域水资源利用空间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图示,说明图中河流的水文特征。
(2)分析图中河流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区平原形成的影响。
(3)简述图示区域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措施。
综合题 | 适中(0.64)
33. 读世界部分海运航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航线①②③都是从________地区出发,货轮上的货物主要是________。
(2)航线②的船舶在夏季经过北印度洋时是________(逆/顺)水;航线③的船舶经过马六甲海峡时是________(逆/顺)水。
(3)正常年份,________(填字母)洋流流经的海域渔船云集,渔获量巨大。但也有些年份,因海面水温上升,海面常常漂浮着大量的死鱼,渔船稀少,可能是因为发生了______现象。
(4)图中B、E两处有著名渔场,简述两渔场成因的差异。
2016-11-27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甘肃省白银市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综合题 | 适中(0.65)
名校
34. 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云南苍山洱海地区山清水秀、林茂粮丰,大理古城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图中A地、B地的地貌分别为______、______,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分别说明它们形成的主要过程。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自然地理、区域发展

试卷题型(共 21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8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2
区域发展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20.65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太阳视运动题组
30.85地球自转的旋转中心、方向、周期单题
40.65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偏移的规律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偏移的应用  河流侵蚀地貌  河流堆积地貌单题
50.85时区的划分、计算  国际日界线、零时日界线与日期的计算单题
6-80.64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题组
90.64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单题
10-110.64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题组
12-130.65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判读题组
14-150.65水平气压梯度力与风的形成  锋与天气题组
160.85大气的受热过程单题
17-190.64陆地水体之间的水源补给关系题组
20-220.65陆地水体之间的水源补给关系题组
23-240.64海水的运动题组
250.85外力作用单题
260.85地球的圈层结构单题
27-280.85矿物与三大类岩石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题组
29-300.65内力作用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题组
310.65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单题
二、综合题
320.65陆地水体之间的水源补给关系  水循环的意义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
330.64海水的运动  陆地水体之间的水源补给关系  水循环的意义
340.65内力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