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高考一轮复习地质剖面图的判读同步训练题
全国 高三 课后作业 2018-09-09 44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自然地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甲乙丙B.乙丙甲C.丙乙甲D.丙甲乙
2.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  )
A.1B.2C.3D.4
2017-08-07更新 | 7544次组卷 | 85卷引用: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地理(江苏卷)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名校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①~⑧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甲、乙两地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得是
A.甲——背斜岩层受到水平挤压成山B.甲——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谷
C.乙——背斜顶部受张力被侵蚀成谷D.乙——向斜上覆岩层差别侵蚀成谷
4.有人称丙处山峰为“飞来峰”,其岩石可能是
A.石灰岩 砂岩B.花岗岩 流纹岩
C.大理岩 石英岩D.安山岩 玄武岩
2019-09-13更新 | 3088次组卷 | 25卷引用:2009-2015年高考真题考点汇编 地形剖面图地理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某地煤炭资源丰富,该地中学生在考查古生物化石的过程中绘制了一幅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5.B 处地貌为
A.断块山B.火山C.背斜山D.向斜山
6.下列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B 处地下采煤易发生瓦斯爆炸B.D 处地下适合修建隧道
C.该地岩层主要由岩浆岩构成D.该处地质构造受东西方向的挤压作用而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7. 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
A.侵蚀作用、岩浆喷出、沉积作用B.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
C.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Ⅰ、Ⅱ、Ⅲ、Ⅳ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Ⅰ、Ⅱ
B.Ⅲ、Ⅳ
C.Ⅰ、Ⅲ
D.Ⅱ、Ⅳ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下图是某流域地质简图,甲、乙、丙三地有砾石堆积物(见下图右下角照片),在甲地砾石堆积物中发现了金刚石。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9.含金刚石堆积物的成因是(  )
A.冰川沉积B.流水沉积
C.风力沉积D.风化残积
10.图中可能找到金刚石矿的地点是(  )
A.①B.②C.③D.④
2016-11-26更新 | 2050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江苏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读我国某瀑布地质剖面示意图,该瀑布大约以每年一米的速度后退。回答下列各题。

11.该瀑布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是(  )
A.岩浆活动—固结成岩—地壳抬升—侵蚀作用
B.岩浆活动—冷却凝固—地壳抬升—侵蚀作用
C.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地壳抬升—风化作用
D.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地壳抬升—侵蚀作用
12.该瀑布可能会影响其下游河流的(  )
A.含沙量B.流量C.汛期D.结冰期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下图为某河谷地质、地貌剖面图,图中地层年代由①到③变老。图中阶地(用T表示,数字下标表示阶地的级数)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貌。此河段阶地主要由于地壳抬升形成。

完成下列各题。

13.对河谷处的地质构造类型和两侧地壳抬升幅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向斜 东侧大B.背斜 东侧小C.向斜 西侧大D.背斜 西侧小
14.矿产调查发现,在此河段的河床沙中有某种贵重金属矿产,但由于河水深不易开采。图中所示地点可能找到这种贵重金属矿物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2016-11-27更新 | 3070次组卷 | 40卷引用: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地理(浙江卷精编版)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4)
名校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图中甲地地质构造和地貌成因分别是
A.背斜 内力作用后,外力侵蚀
B.向斜 内力作用后,流水沉积
C.断层 外力作用后,地壳抬升
D.背斜 内力作用后,外力沉积
16.若只考虑岩层的软硬程度,依地形的高低起伏来判断,图中乙、丙、丁三种岩层由软至硬排列应为
A.丁、乙、丙B.乙、丁、丙C.丁、丙、乙D.丙、丁、乙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质、地形剖面图,图中1、2、3、4、5为地层编号,并表示地层年代由老到新。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地曾经发生过强烈的地壳运动
B.该地水资源贫乏是制约其经济发展的长期性因素
C.该地地貌主要是受内力作用形成的
D.该地的地质构造为:甲处是背斜,乙处是向斜,丙处是地堑
18.若图中4号地层为含油层,则开采石油的最佳地点是
A.甲B.乙
C.丙D.丁
2016-11-26更新 | 858次组卷 | 9卷引用:2013届湖南省衡阳八中高三第三次教育质量检测地理试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自然地理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0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自然地理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20.65地表形态的塑造  构造地貌的形成题组
3-40.85背斜、向斜的成因与形态  背斜、向斜的岩层新老关系  矿物与三大类岩石题组
5-60.65背斜、向斜的成因与形态  背斜、向斜的岩层新老关系  背斜、向斜的应用题组
70.85地球的圈层结构单题
80.65内力作用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单题
9-100.65内力作用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题组
11-120.65陆地水体之间的水源补给关系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题组
13-140.65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题组
15-160.64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题组
17-180.65内力作用  褶皱山举例  断层的应用题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