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北京市广渠门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4月月考语文试题
北京 九年级 阶段练习 2024-02-21 15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名校
近日,学校准备创办名为《春芽》的校刊,你所在的班级负责校刊《春芽》的第一期的编辑工作。
1.校刊的卷首语部分,介绍了创办校刊的初衷和以“春芽”命名的寓意,下面是其中的部分文字。

为激发同学们参与作文写作的兴趣,学校将校报《春芽》改为校刊。春芽纤细柔弱,一方面喻指我们的作文写作稚嫩、尚未成熟,另一方面寓意着我们在文学这片热土上终将开花结果、学有所成。这里是我们爱的家园,需要我们每一位师生用心经营;这里是展示自我的舞台,需要每一位师生激扬文字。


(1)主编老师要结合卷首语对校刊命名的阐释从下面三幅字中选择一副作校刊的封面标题。请你选择并说明理由。

选择:
理由:
(2)在《古汉语词典》中“激”的义项有:①水势受阻后腾涌或飞溅,引申为冲激;②急疾,猛烈;③声音高亢;④激发。根据文段内容及词典释义,你认为文中“激扬”的意思是(     
A.激浊扬清
B.激动昂扬
C.激励使振作起来
2.卷首语中还表达了希望全校师生多关注校刊的愿望。下面是同学们写的文字稿,请帮他们进行修改。

这里有师者教,有家校的和鸣,有孩子的童音,①            我们真诚并热烈地希望老师、家长、学生的共同参与。您的每一次临都是对我们的一次鼓励,您的每一句留言都是对我们的一次鞭策。我们忠心地期盼,春芽           校刊创刊后仍能得到大家的关心和厚爱。在教育斑斓的春天里,谁又能否认这不会给每一个爱我们的人和我们爱的人呈现出累累硕果呢

希望我们的校刊能走到您的学习、生活中去,与您成为知心朋友,能伴您度过愉快的每一天,为您的生活增填色彩。


(1)有同学对①②两处使用的标点符号有疑问,请在①②两处依次填入你认为使用正确的标点符号,并说明理由。


理由:
(2)有同学认为画线词语中有错别字,对加点字的读音有疑问,对字义也有自己的理解。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诲”,应读为“hui”,解释为教导。
B.“莅”应读为“wèi”,解释为来到、来临。
C.“度过”指让时间在工作、生活、娱乐、休息中消失。“渡过”则一般是对于空间来说。因此,“度过”应写为“渡过”。
D.“增填”的“填”为错别字,应写为“增添”。
(3)根据语境,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表达欠妥,请修改。
修改:
(4)校刊《春芽》发行后,主编老师要求你们向不同群体征集建议和意见。下列四位被采访者说话时使用的成语或修辞方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校长:是献给书香校园的一份厚礼,是打造校园文化的一块重要阵地。
B.老师:《春芽》校刊以培养学生写作兴趣为主旨,如今已成为咱们学校的一张“名片”。
C.家长:校刊《春芽》内容丰富,可与其他学校的校刊比较,就显得相形见绌了。
D.同学:校刊中刊登的同学们自己创作的诗歌恰如出水芙蓉,读来沁人心脾。
2024-03-14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广渠门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4月月考语文试题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名校
3. 默写。
(1)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2)子夏曰:“__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3)受任于败军之际,____________,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
(4)双兔傍地走,____________?(《木兰诗》)
(5)《渔家傲》(宋•李清照)中写词人晚年孤独无依,以及空有才华却遭逢不幸的诗句是:“____________,学诗谩有惊人句。”
(6)乐器常出现在古诗文中,例如,“胡琴琵琶与羌笛”“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此外,你能联想到的带有某种乐器的一句古诗文是“____________”。
2024-02-21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广渠门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4月月考语文试题

三、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名校
4. 阅读《游山西村》,完成问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记游抒情诗。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颔联写山西村山环水绕,春光无限;颈联写热闹的乡俗民事;尾联直抒胸臆。
B.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C.“闲乘月”是趁着明月来闲游,“无时”是没有固定的时间,即随时,写出了诗人罢官闲居在家的愤恨不平之情。
D.这首七律结构严谨,主线突出,全诗八句无一“游”字,而处处切“游”字,游兴十足,游意不尽,又层次分明。

(2)有人说,好的诗歌是美和哲理的统一。请你结合《游山西村》的颔联和《登鹳雀楼》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附: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024-02-21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广渠门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4月月考语文试题

四、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5.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鱼,我所欲也;熊,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A】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B】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C】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节选自《富贵不能淫》)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所识乏者       冬烈风       其林       途末路
B.万钟我何加焉       所欲有甚生者       试用昔日       不绝
C.天下之广居       面山而       聚族而       简出
D.威武不能       不可       一指       不挠

(2)翻译文中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翻译:生命是我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有胜过生命的,所以在任何情况下我都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所有的忧患我都不躲避。
理解:作者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应该不苟活、不避死,随时做到舍生取义。
B.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翻译: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有贤德的人不丧失罢了。
理解:很多人因为最不希望失去生命,所以用尽手段躲避灾祸,这种本性不只贤者有,人人皆有,只是贤者一直没有丧失它罢了。
C.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翻译:他们一发怒,连诸侯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
理解:景春认为像公孙衍、张仪那样的纵横家,一举一动能左右天下的局势,是大丈夫;而孟子不以为然,认为他们“以顺为正”,算不得大丈夫。
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翻译:富贵不能迷惑,贫贱不能动摇,威武不能屈服。
理解: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重视“仁”“礼”“义”,在“富贵”“贫贱”“威武”面前能坚守做人的原则,得志时能“独善其身”,不得志时能“兼善天下”。

(3)古人很重视“义”,孟子认为,“大丈夫”要“行天下之大道”,甚至为“取义”可“舍生”。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张养浩和范彬有哪些称得上“义”的做法。
【链接材料一】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又率富民出柔,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节选自《元史列传六十二张养浩传》,有删改)


注释:①楮(chǔ)币:元代发行的一种纸币。
【链接材料二】

范公讳彬,事陈英王为判太医令。常揭家资以蓄良药,积米谷。人有孤等疾病者寓之于家,以给毡粥救疗……后有人扣门急请曰;家有妇人卒暴血崩如注,面色稍青。公闻之,速往;出门而王使人至,曰:宫中贵人,有发寒热者,召公看之。曰:此病不急,今人家命存顷刻,我且教彼,不久便来。中使怒曰:人臣之礼安得如此!君欲救他命,不教尔命耳阶。公曰:我固有罪,亦无奈何!人若不救,死在顷刻,无所望也!小臣之命,望在主上,幸得免死,余罪甘当。遂去救治,其人果活。

——(选自明•黎澄《南翁梦录》,有删改)


注释:①事:侍奉。②毡粥:稠粥。
2024-02-21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广渠门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4月月考语文试题

五、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名校
6. 班级拟开展“读名著,谈感想”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从下面“专题探究”中选择一个专题,写一篇发言稿,交流你的读书心得。(100字左右)
【专题探究】
专题一:《红星照耀中国》中的长征精神
专题二:《水浒传》中的英雄形象
专题三:《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专题四:《昆虫记》的科学精神
示例:大家好!当我在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时,我看到作者大胆假设、谨慎实验、反复琢磨实验步骤,他不会因为一次实验的失败就放弃探索,反而会更加仔细地重新收集数据,并且总结上次失败的原因,再次进行实验直到成功。这种坚持不懈、百折不挠、勇于探索真理的科学精神使我深受触动。
2024-02-21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广渠门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4月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