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年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云南 九年级 一模 2024-05-10 15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人们熟知的云南普洱茶的价格一度咄咄(duō)逼人,人们还知道有一条古老的茶道,已成为当今的一条追怀之路,散发着______的茶香。

西双版纳的老茶树王绝不罕(hǎn)见。古老的茶林留了下来,在新的时代吐放新供人们品尝时光之味。大大的叶子,又苦又香,经过了特别的工艺变得更______,可以出琥珀金色。

莽莽榛榛的密林间______着一间间普洱茶作坊,游人常常屏息敛(liǎn)声,循香而生怕叨扰了树林间的各种生灵,然而,鸟儿们还是觉察到了那轻微的动静,悦耳的鸟鸣时戛()然而止。不过好客的现代当地人会引游客从路口进入,然后坐在草寮里,聊事,小口品一下他们经过时光的酝踉而制作的良品老茶。

我们相信,如果没有原始雨林,没有南国湿气的日夜蒸润,而且不会有这种特异的滋味。龙井属于西湖,那得益于另一片水土的精致。普洱出于大山,则得益于古茶山的葱葱、苍苍茫茫,才______出一派厚重的气象。这片大林中常有高达八九十米的望天树有繁衍成一大片的独木林。在这片绿荫下,大鸟衔籽,巨鳗化龙,花腰傣歌声袅袅。

真正的普洱茶是深壑万物的综合滋味。我们啜饮品茗,须得静下心来,让胸怀与远;为一体。

1.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咄(duō)B.罕(hǎn)C.敛(liǎn)D.戛(gā)
2.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莽莽榛榛B.酝踉C.繁衍D.绿荫
3.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永不停歇       淳朴       散布       滋生
B.永不停歇       醇厚       排布       滋养
C.永久不息       醇厚       散布       滋养
D.永久不息       淳朴       排布       滋生
4.对文中画线句子病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搭配不当B.语序不当C.成分残缺D.表意不明
2024-05-09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二、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5. 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军舰鸟不仅飞行速度快,飞行耐力也很强,它能不知疲倦地、从早到晚连续飞行两个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军舰鸟每天的累积睡眠时长仅约42分钟。为什么它飞得如此久,却睡得如此少呢?破解这一谜团也许能为研究人类睡眠拓展新视角。

①如当其向右转向时,会张开右眼;向左转向时,会张开左眼
②为了验证军舰鸟是否可以边飞边睡,鸟类学家专门做了研究
③处于全脑睡眠飞行状态的军舰鸟,因肌肉张力降低,头部会下垂,但飞行模式不变
④处于半脑睡眠飞行状态的军舰鸟仍可以控制飞行方向、高度和速度,并监视周围环境
⑤结果发现,军舰鸟有时一个脑半球睡眠,有时两个脑半球同时睡眠
A.②⑤④①③B.②⑤③①④C.⑤①③④②D.⑤①②④③
2024-05-09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三、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较易(0.85)
6. 名篇名句默写
生活的路上,目之所及,皆是风景。李商隐在《无题》中(1)“____________”描绘了暮春时节百花凋零,自己与心上人别离的伤感情景;崔颢在《黄鹤楼》中的(2)“____________”则描绘了自己登上黄鹤楼所见的明丽之景:郦道元在《三峡》中通过(3)“____________”两句渔歌,突出了三峡秋天的凄清冷落。陆游在《游山西村》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描绘了山村山环水绕,路似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绝妙景色。
2024-05-10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四、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较难(0.4)
2024年4月8日,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公布。班里组织了主题为“学习先进,传承精神”的学习活动,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这些平凡又伟大的普通人,无愧于殊荣,他们是我们引以为傲的精神丰碑。一个文明的民族,不仅要有经济的进步与发展,更要有精神的高度和厚度。我们要做的不只是给文明以岁月,还要还岁月以文明。如此,我们铭记并传承生活中那些温暖与感动,让漫长的历史始终保持着时代的价值与信念。学会铭记才有文明,有文明才有希望。精神的力量翻滚升腾,每个人的一举一动,都会传递着心灵的方向感与归属感。

材料二

①48日晚,张雨霏当选了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并且是唯一一位当选的运动员。对于张雨霏而言,过去的2023是收获和突破的一年。在多个国际大赛上,张雨霏摘金夺银,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游泳的实力和水平。杭州亚运会时,张雨霏在高烧394的情况下,依然赢得了她在本届亚运会上的第5枚金牌。

白岩松曾问她一年参加了59项比赛,拿了23块金牌,平均四天一次比赛,不累吗?

张雨霏说:累,有些比赛可以是为了自己,但有些比赛是为了国家。如果只谈自己的理想,我可以去说我喜欢、我不喜欢,我想做或者我不想做,但是如果将国家的责任扛在肩上,那就只有一个字——做。

材料三

前辈布下的奇子,蛰伏深空的巨龙。做别人不敢做的,做别人做不成的,他独辟蹊径,一往无前。拨开科学的雾,荡去岁月的尘,我们看到一位科学家黄金般的心。

宁可肌肉在深夜里燃烧,不让情绪在失败中沉沦。哪吒,就是要脱胎换骨;蝶后,一定是蝶变之后。探索运动的极限,收割青春的金牌,冠军是胜者,更是逆境中崛起的人。


7.请根据活动主题和材料,为活动写一段开场白。
8.根据渝鸿儒和张雨霏的颁奖词及下面提示,再设计两个活动项目。
活动一:走进科学——科学知识抢答竞赛
活动二:______
活动三:体育与健康——知识讲座
活动四:______
2024-05-10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五、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9. 请仔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片段一:

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

片段二:

祥子,多么体面的祥子,变成个又脏又瘦的低等车夫。脸,身体,衣服,他都不洗,头发有时候一个多月不剃一回。

从片段一到片段二,祥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除了旧社会的压迫这一客观原因,导致他发生巨变的主观原因有哪些?
2024-05-0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10. 请根据下列同学的阅读需求,为他们推荐合适的名著,并说明理由。
人物阅读需求名著或篇目推荐理由
鸿鸿想体会京味语言的特色。《骆驼祥子》______
小羽想了解汉字的演变。《经典常谈》——《<___>第一》被称为字典的鼻祖,也是我国第一部研究汉字的著作。
霏霏想要了解科普作品的艺术美。《昆虫记》既是富于科学性的昆虫学著作,又是可读性很强的优美散文,既可学习科学思维、科学理念又可体会文字之美。
2024-05-09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六、字词书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字词书写 | 适中(0.65)
11. 仔细观察下面的书法作品,从中挑选八个不同的简体汉字,用正楷临写在田字格内。

2024-05-09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七、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适中(0.65)
12. 楷书四大家之一柳公权的楷书作品结体紧密,笔法锐利,筋骨外露,阳刚十足,字迹如刀刻一般,且笔画粗细变化多端,风格特点显著。下面(     )是他的作品。

2024-05-10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八、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3.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以望洞庭湖起兴,实写洞庭湖夏季水势浩大无边的景象,着重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
B.颔联的“蒸”和“撼”力重千钧,写出了洞庭湖的气势和声势。
C.颈联即景生情,吐露心事。“欲济”一语双关,既言无舟渡湖,又说无路出仕。
D.本诗是一首投赠诗,写得很委婉,通过写景,衬托出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
14.本诗尾联和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都用到了哪种表现手法?这几句诗分别传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愿?
2024-05-09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九、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滕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①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然去中州万里,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塘、滟滪之虞。跨马行,则篁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巅际。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莫测其所穷,肝胆为之悼栗。水行,则江石悍利,波恶涡诡,舟一失势尺寸,辄糜碎土沉,下饱鱼鳖。其难至如此。故非仕有力者,不可以游;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非壮强者,多老死于其地。嗜奇之士恨焉。

②天台陈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左司掾,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由水道至成都。成都,川蜀之要地,扬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之所居,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越三年,以例自免归,会予于京师;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

(节选自宋濂《送天台陈庭学序》)

【注】①中州:泛指今河南一带。写此文时,宋濂正在河南龙门山讲学。②滟滪(yù):即滟灏堆,为长江上著名的险滩。虞:忧虑。③中书左司掾:元代以中书省总领百官,掾:古代属官的通称。④擢:提升。⑤照磨:指挥司的属官,主管文书。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媵人持沃灌       汤:______       
(2)主人日再       食:______
(3)然中州万里       去:______       
(4)三年       越:______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
17.同学们对两篇选文做了批注,请你一起完成。
【批注一】

两篇选文都是“赠序”,这种文体的特点是:内容上主要是______;行文风格上集叙事、说理、抒情为一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批注二】

【甲】文中“色愈恭,礼愈至”中的两个“愈”表现了:______。【乙】文“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中的三个“愈”表现了陈庭学经过三年的努力,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18.两篇选文都是作者写给他人的赠序,请分别说说【甲】文写自己求学的困难、【乙】文写游蜀之难有何用意?
2024-05-09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十、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吃一堑长半智

陈鲁民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其实这句话很难实现,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这一点,吃堑即长智,受挫便成长,这世界上就不会有失败者。现实情况是,有人吃一堑长一智,有人吃一堑长半智,有人吃大堑长小智,有人只吃堑不长智。当然还有一种更高明的境界,聪明人是不吃堑也长智,人吃堑我长智。

我就是个吃一堑长半智的人。我过去喜欢把手机放在裤兜里。一次坐出租车,手机就从兜里滑了出来,幸好我下车时回头一望,这才失而复得。按说我该接受教训了,可是我却没当回事,还是把手机放裤兜里,不久就碰上了第二堑。我去甘肃黄河石林旅游,下车时手机又滑落车上,这回运气就没那么好了。我想方设法,大费周章,才把手机找回来,整整浪费了一天旅程。这以后,我就买了个小挎包,把手机放在里边,再也不会丢了。您瞧,我是吃两堑长一智,用二一除,就是吃一堑长半智。

战国末年,实力最强的是秦赵两国。秦国之所以笑到最后,原因很多,其中一点就是因为秦王是个吃过大堑长了小智的人。他要灭楚,老将王翦说非六十万人不可,少壮派李信说二十万人足矣,秦王采纳了后一种意见,可这二十万人没几个回合就打光了。秦王吃了这个大堑,才知王翦的高明,立即屈尊降贵,亲自上门向王翦道歉,恳请他出山,给他六十万大军指挥,这才灭了楚国。

反之,赵王是个只吃堑不长智的笨伯,长平之战,他先是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用纸上谈兵的赵括取代了老成持重的廉颇,导致四十万大军全军覆没。这个教训够大了吧?他却没长一点智,还是昏聩糊涂,没过多久,再中秦国反间计,杀掉屡败秦军的名将李牧,自毁长城。且不比别的,就说这吃堑长智一点,天下也该是秦国的。

人吃堑,我长智,是世间高人。他们冷眼旁观,看他起高楼,看他宴宾客,看他楼塌了。不是光看看热闹就完了,还要认真总结教训,摸索规律,知道秦朝亡,亡在哪里,隋朝垮,垮在哪里,宋朝衰,衰在哪里,明朝灭,灭在哪里,清朝挨打缘故何在,以引为鉴戒,不再重犯类似错误。

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吃堑长智可以少走弯路。遗憾的是,今天仍有很多只吃堑不长智的人。譬如那些屡教不改的赌徒,就是只吃堑不长智的典型,他们被人设局输了个精光,还不知醒悟,哪怕借高利贷也要再进赌场,非输个倾家荡产不可。据说鱼的记性只有七秒,所以一次侥幸脱钩后,过了几秒钟还会再次上钩。这些赌徒的智商连鱼都不如。

还有那些二进宫、三进宫的罪犯,明知牢饭不好吃,失去自由比什么都难受,却一再以身试法,大有把牢底坐穿的决心,也是屡教不改吃堑不长智的人。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磕磕碰碰很常见,起起落落等闲事,因而没有从不吃堑的人,差别就在于:有人吃一堑长一智,越来越聪明;有人吃一堑长半智,也差强人意;有人光吃堑不长智,不可救药;有人不吃堑也长智,高明之至。吃堑与长智的不同搭配模式,也就决定一个人到底能走多远,攀多高,有多大造化,得多少福报。

19.有读者认为选文②~④段的例子应该按照从古至今的顺序排列,请谈谈你的看法。
20.请说说最后一段画线的句子在语言表达方面的效果。
21.请联系选文和生活实际,说说我们怎样才能做到“人吃堑,我长智”?
2024-05-09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守山老人

张学鹏

那年夏天,我到西部太行山区的一个林场采风。神秘的林场对我充满吸引力,听说林场还住着一位传奇的守山老人,人称:老林。我决定去采访他。

来到约定地点,我一下子就被眼前的这片山林震撼到了。

在三间木制小房子前,我见到了老林,他满脸皱纹,又黑又瘦,但精神矍铄。老林泡上绿茶,开始慢慢讲述他当年曲折、辉煌的经历。

④“这里叫沙河沟,但严重缺水,到处光秃秃的,土沙满天飞,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山里女娃往外嫁,山里男娃难娶妻。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村里人搬走了大半。”a说着话,老林满脸无奈,长长地叹了口气。

⑤“1985年夏天,我在河南一个工地上打工时,发现附近山沟里有个林场,一棵棵梧桐树遮天蔽日,又粗又壮。再想想自己的家乡,我越想越气,越想越窝火,就向护林人打听树咋种、咋管理。回到住地,我就琢磨:为啥人家的荒山能栽成树,俺家乡咋就栽不活树?为啥没人敢试试?有了这个念头后,俺卷起铺盖回了家。”b说到这儿,老林两眼放出光彩,挺了挺腰杆。

⑥“我想上山栽树的事儿给家人说了之后,一家人都说我是瞎折腾,村里人也戳我的脊梁骨。老林说。这时,他的老伴说:俺家老头子认死理,爱钻牛角尖,只要自己认准了的事,八头牛也拉不回来。

老林说:俺家这口子刀子嘴,豆腐心,要不是她的支持,我也栽不成树。老林又说:万事开头难,栽树离不开钱,没有钱,只能借。借了东家借西家,亲朋邻居都借遍,还是不够。俺全家就嘴里省、肚里攒。开始栽树的那几年,俺全家一年四季吃粗粮,过年也没吃过肉,大人小孩没穿过新衣服。

⑧c老林说到这儿,眼圈开始发红,泪眼婆娑。

⑨“栽树太难了,在山上刨树坑,一镢头下去,一缕子白烟,土地又干又硬。就是这样,我每天在山上干十多个钟头,早出晚归,有时还睡在山上,夏天蚊子咬得睡不着,冬天冷得受不了⋯⋯现在想起来,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挺过来的。老林说完喝了一口绿茶,眼里湿湿的。

⑩“最难搞的还是水,水从哪里来?这里没有地下水,水比油还珍贵,要浇树就必须到外面去挑。离这里五里地有一眼井,我每天来回挑水、拉水,一天到晚累得腰酸背疼,回到家里倒头就睡,梦里都在说,再也不上山了。可是天一亮,太阳一出,想起山上的树苗都在张着嘴要水喝,我还得去弄水。说着话,老林伸出手,让我看他手掌上、肩膀上留下的老茧。

我说:老林,你真行,真厉害,我现在很想看看你栽的树。

⑫“走,走,走!一提起树,老林来了精神。

在狭窄的山道上,老林健步如飞,一点不像70多岁的人。山道虽然窄,但比较平坦,老林说:这是为了上山方便,我修的路,方便自己,也方便他人。

我们站在一个高地上,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郁郁葱葱,绿树成排,生机盎然,苍翠欲滴。成群的蓝喜鹊、白头翁在林子中穿梭,一对对黄鹂扑腾着翅膀,听着声声鸟鸣,感受山野清风,令人心旷神怡。

⑮“这一百多亩地,以前全是荒山秃岭。现在好了,有了树的滋养,土里能种庄稼了。说着话,看着树,望着庄稼,老林眼里满是幸福和自豪。

⑯“村里人见我栽树尝到了甜头,也想跟着我干。我是来者不拒,全力支持。现在我的自留山地早就种完了,这几年干的都是别人的地,但最后,都是子孙后代的,都是国家的。老林笑着望着树,像望着自己的孩子。

⑰“现在国家政策好,大力扶持植树造林,打了好多机井,水的问题是解决了。我现在是种林守山护林,防火防盗防破坏,一辈子离不开树林了。老林又说:人一辈子,短短几十年,如果只想着吃喝玩乐,等老了,回头想想,啥东西也没给儿孙留下,那不白活了?

⑱“燕赵多有慷慨悲歌之士,回去的路上,我想起这句古文。老林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用自己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为后人留下一片绿水青山。

22.请根据提示,把空白处补充完整。
时间林场的情况老林的情况
上世纪八十年代______在外地打工,看着外地的环境,想到自己的家乡,心里窝火,回乡克服万难种树,吃尽了苦头。
那年夏天____________

23.阅读全文,完成下列问题。
(1)文中多处写到老林说话时的表情,请揣摩下面表情蕴含着老林怎样的心理。
a.说着话,老林满脸无奈,长长地叹了口气。——对现实的无助和无奈。
b.说到这儿,老林两眼放出光彩,挺了挺腰杆。——______
c.老林说到这儿,眼圈开始发红,泪眼婆娑。——______
(2)请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来到约定地点,我一下子就被眼前的这片山林震撼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老林身上的哪些品质是值得我们歌颂的?请简要分析。
25.青山环绕,田园似锦,逐“绿”而生,向“绿”而行是环保的必行之路,请说说青少年可以在这条路上做出哪些贡献?至少写出两点。
2024-05-09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十一、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适中(0.65)
26. 按要求写作。
题目:校园里的暖心事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和学校信息: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楚。
2024-05-09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作文 | 适中(0.65)
27. 按要求写作。
题目:种下一粒______的种子
要求:(1)请在横线上将题目补充完整;(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和学校信息:(4)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楚。
2024-05-09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4题)

题型
数量
基础知识综合
1
选择题
1
名句名篇默写
1
综合性学习
1
名著阅读
2
字词书写
1
填空题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基础知识综合
1-40.65字音  字形  词义辨析  成语和熟语  病句辨析与修改
二、选择题
50.65衔接与排序
三、名句名篇默写
60.85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四、综合性学习
7-80.4非连续性文本
五、名著阅读
90.65名著导读  《骆驼祥子》  提炼与概括  人物形象概括分析
100.65名著导读  《骆驼祥子》  《昆虫记》  推荐语  《经典常谈》
六、字词书写
110.65汉字临摹
七、填空题
120.65书法字体识别、鉴赏
八、诗歌鉴赏
13-140.65诗歌鉴赏
九、文言文阅读
15-180.65读书学习类对比阅读
十、现代文阅读
19-210.65议论文
22-250.65记叙文
十一、作文
260.65全命题作文
270.65半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