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小学语文综合库 > 阅读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语段阅读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28 题号:13701592
阅读短文, 回答问题。   

自己建造的房子

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

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工人走,问他能否帮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说可以。但是大家后来都看得出来,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软料,出的是粗活。

房子建好的时候,老板把大门的钥匙递给他。“这是的房子,”说,“送给你的礼物。”他惊讶得______,羞愧得______。

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给自己建房子,他怎么会这样呢?现在他得住在一幢粗制滥造的房子里!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

我们漫不经心地“建造”自己的生活,凡事不肯精益求精,在关键时刻不能尽最大努力。等我们惊觉自己的处境,早已深困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了。

把你当成那个木匠吧,想想你的房子, 每天你敲进去一颗钉,加上去一块板,或者竖起一面墙,用你的智慧好好建造吧!你的生活是你一生唯一的创造,不能抹平重建,( )只有一天可活,( )要活得优雅、高贵!

1.为划线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________(xiáng     xiǎng)            ________(chù     chǔ)
2.第三自然段中的划线的字分别指的是谁,请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你”指:________ “他”指:________ “我”指: ________
3.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4.把下面的词语填进文中的横线上。
无地自容             目瞪口呆
5.“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给自己建房子,他怎么会这样呢? ”把这句话换一种说法,意思不能改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短文的第五自然段中找出一组反义词,写下来。
(     )——(     )

7.联系自己的生活体会, 说一说读完这篇短文后受到的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 语段阅读解读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叙事性作品阅读。阅读短文,完成各题。

一面(节选)

我站在书架前,开始翻书。

忽然,我看见架上排着一列中文的《毁灭》。《毁灭》?我记得一本什么杂志上介绍过,说是一本好书。书脊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我像得到了保证似的,立刻从书架上抽下一本。

“先生,这本书多少钱?”对于同情中国的内山老板,我总是带着几分敬意叫“先生”的。

他殷勤地点头,接过书翻了翻底页:“一块四。”

我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摸摸里衫上的衣袋——袋里只剩一块多钱,那是我和一个同住的失业工友几天的饭费。

内山老板大概看出点什么苗头,就笑着回头对里面说了一句日语,原先和内山老板说话的那个老人咬着烟嘴走了出来。

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你要买这本书?”他看了我一眼。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目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着的抚摩似的。

“是的。”我低低地说。

他从架上抽下一本书来,版式纸张和《毁灭》一模一样,只是厚一点,封面上印着两个字:铁流。

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本好。”

他是谁?对我这样一个平日被人轻视的工人进行那样诚恳的劝告?我一进门的时候就有点疑惑,现在更加疑惑了;虽然猜不出是谁,但自己断定:一定是一个不平常的人。

“我卖给你,两本,一块钱。”

什么?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惠黑了。这时,我忽然记起哪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

“哦!您,您就是——”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不会错,一定是!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望,可没有蹦出来。

他微笑着,默认地点了点头,好像我心里想要说的,他已经统统知道了一样。这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的民族。一位越老越顽强的战士!

我费力地从里衫的袋里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我鼻子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我恭敬地鞠了一躬,把书塞进帆布袋,背起来便走出书店的门。这事到现在已经隔了四年。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受尽非人的虐待,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我总是昂着头。我对自己说:

“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

阅读链接

《毁灭》描写的是苏联内战时期一支由工人、农民和革命知识分子组成的游击队,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同反革命匪帮进行战斗的故事。

——选自《毁灭》内容摘要

《一面》的作者以摄影机似的笔触,引领我们进入内山书店,实录往事,聚光于鲁迅,使鲁迅的形象光彩照人。尤其对他“一”字胡须的描写,更是传神。

——选自胡林声的《淋湿的思绪》

1.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中画直线的句子,是对鲁迅先生________的描写。这些描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3.在这篇短文中,鲁迅先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结合短文中的语段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选项中的(       )是鲁迅的作品。
A.《童年》B.《故乡》C.《草原》D.《青山不老》
5.结合“阅读链接”中的材料,写一写你对短文中最后两个自然段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1-04更新 | 8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课内阅读。

妄自尊大的橡树并没有就此罢休,它不可一世地摇晃着漂亮的枝叶,傲慢地说;把这些枯枝败叶的果树也统统从我身边清除掉!于是这些树木也都成了木柴。

1.“妄自尊大”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可一世”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段我们可以体会到橡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11-10更新 | 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真题
【推荐3】阅读

边城(节选)

边城所在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是端午、中秋和过年。三个节日过去三五十年前如何xīng   xìng)奋了这地方人,直到现在,还毫无什么变化,仍能成为那地方居民最有意义的几个日子。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上午十一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dào   dǎo)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huá   huà)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

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拖下水去。

每只船可坐十二个到十八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蓬蓬镗镗把锣鼓很单纯地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

一船快慢不得不靠鼓声,每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梁红玉老鹳河时水战擂鼓,牛皋水擒杨幺时也是水战擂鼓。凡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皆显出这一船合作的光荣。hǎo hào)事的军人,且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五百响鞭炮。

1.用“\”画去文中多音字不恰当的读音。
2.把双重否定句“一船快慢不得不靠鼓声”改写成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鼓声如雷鸣”这一句话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
4.龙船和一般的船只比有什么不同?在文中用“___”画出来。
5.节选的文字主要写什么?其中详写的是什么?略写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同学们,请写出端午节你的家乡的习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3-02更新 | 6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