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小学语文综合库 > 阅读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语段阅读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11 题号:17902618
阅读理解。

《一块特别的石头》片段

这块突兀的大石头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周围找不到别的石头呢?这些问题一直缠绕在李四光的脑海里。长大后,李四光到英国学习地质学,考察了世界上其他地区的冰川,明白了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他想,故乡那块大石头,会不会就是远古时代的冰川从其他地方推来的呢?可是国外的学者断言,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

回国后,李四光就开始对中国的冰川进行考察研究,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黄河上下。1921年在太行山东麓、山西大同盆地发现了第四纪冰川遗迹,后来又发现多处冰川遗迹。这些科学发现,推翻了某些外国学者的错误断言,为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奠定了基础。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突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断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四光通过考察研究,取得了怎样的研究成果?用“ ”画出有关句子。
3.从片段的3处问号中,你读出李四光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为什么李四光能成为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 语段阅读解读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课外短文。

《泥人张》(节选)

只见人家泥人张听见赛没听,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底抠下一块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刘秃子还灵巧。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那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上全找回来了。随后手一停,他把这泥团往来上“叭”地一戳,起身去柜台结账。

吃饭的人伸脖一瞧,这泥人张真捏绝了!就赛把海张五的脑袋割下来放在来上一般。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只是只有核桃大小。

海张五在那边,隔着两丈远就看出捏的是他。他朝着正走出门的泥人张的背影叫道:“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

泥人张头都没回,撑开伞走了。但天津卫的事没有这样完的——

第二天,北门外估衣街的几个小杂货摊上,摆出来一排排海张五这个泥像,还加了个身子,大模大样坐在那里。而且是翻模子扣的,成批生产,足有一二百个。摊上还都贴着个白纸条,上边使墨笔写着:贱卖海张五。

估衣街上来来往往的人,谁看谁乐。乐完找熟人来看,再一块乐。

三天后,海张五派人花了大价钱,才把这些泥人全买走,据说连泥模子也买走了。泥人是没了,可“贱卖海张五”这事却传了一百多年,直到今个儿。

1.简要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直线的句子,写的是__________,运用了______描写的方法。从中可以体会到_______
3.“随后手一停,他把这泥团往桌上‘叭’地一戳,起身去柜台结账。”中“戳”字用得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泥人张使用怎样的办法来“回报”海张五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文章,你觉得泥人张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3-20更新 | 9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课外阅读: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节选)

有一次,我到新英格兰的一个小村庄去过冬,在那里,我见到了封冻的湖泊和白雪皑(ái)皑广阔的原野。我第一次领略到了冰雪世界无穷的妙趣。

我惊讶地发现,大自然的怪手剥去了树木和丛林的外衣,只剩下零星的几片枯叶。鸟儿飞走了,光秃秃的树上只留下堆满积雪的空巢。高耸的山岭和广漠的原野,到处是一派萧(xiāo)瑟()的景象。

有一天,天气阴沉,预示着暴风雪即将来临。没多久,雪花开始飘落了,我们跑出屋外,用手去接住那最早飘落下来的雪花。雪花无声无息、纷纷扬扬地从天空中飘落到地面,一连几个小时下个不停。原野变得平整,白茫茫的一片。清早起来,几乎分辨(biàn)不出村庄的原貌了。道路被白雪覆()盖,看不到一个可以辨认道路的标志来,惟有光秃秃的树林在雪地里矗立着。

傍晚,突然刮起了一阵东北风,狂风把积雪卷起,雪花四处飞扬。家人围坐在熊熊的炉火旁,讲故事、做游戏,完全忘却了自己正处于与外界隔绝的孤独之中。夜里,风越刮越猛,雪越下越大,我们惊恐万分。屋檐嘎()嘎作响,屋外的大树左右摇摆,折断的树枝不停地敲打着窗户,发出可怕的声音来。

一直到第三天,大雪才停了下来。太阳从云层中探出头来,照耀在广阔白色起伏的平原上,四周到处是被雪堆积成奇形怪状的雪丘。

松树矗立在雪地中,披着银装,像是大理石雕成一样,闻不到了松叶的芬芳了。阳光照在树枝上,就好像钻石般熠()熠闪光,轻轻一碰,积雪就像雨点一样洒落下来。雪地上强烈的阳光反射,穿透了蒙在我眼睛上的那一层黑暗。

积雪慢慢地融化,在它还没有完全消失前,另一场暴风雪又来了,整个冬天,几乎踩不着土地。树木上的冰凌偶尔会融化,可是很快又会披上一件相同的白衫;芦苇和矮草丛都枯黄了,躺在阳光下的湖面也变得又冻又硬。

那年冬天,我们最喜欢玩的是滑雪橇(qiāo)。湖岸上有些地方非常陡峭,我们就从坡度很大的地方往下滑。大家在雪橇上坐好,一个孩子使劲一推,雪橇便往下猛冲。穿过积雪,跃过洼地,径直向下面的湖泊冲去,一下子穿过闪闪发光的湖面,滑到了湖的对岸。真是好玩极了!多么有趣的游戏!在那风驰电掣(chè)的一刹那,我们似乎与世界脱了节,御()风而驰,飘飘欲仙。

1.给这段文字加个小标题。
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无声无息:____________
3.短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
4.选择,填序号:作者对树木、原野、芦苇、草丛等进行了(       ),对下雪的过程、人物等进行了(       ),动静结合,把冬天的特点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A.动态描写            B.静态描写
5.简要概括短文主要内容。短文抒发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
2022-01-08更新 | 6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课内阅读。

会稽一战,越国打了败仗。越王勾践万般无奈,只好派人向吴王夫差求和,表示愿意和夫人一起去吴国,给吴王当奴仆。吴国的谋臣们纷纷要求灭掉越国,免除后患。得胜的吴王非常骄傲,不听大家的建议,答应了勾践的请求。

1.“免除后患”中的“后患”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勾践向夫差求和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这个条件,我体会到勾践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想一想:吴王非常骄傲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想一想:大臣们是怎样给吴王提建议的,吴王又是怎样不听建议的。把下面的对话补充完整。
大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吴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吴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1-19更新 | 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