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小学语文综合库 > 阅读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语段阅读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0 题号:18448290
别人习作,我来读。

今我记忆新的是那次在走廊上发生的事。小书虫婷婷捧着一本书倚靠在栏杆上专心致志地看着。班里的小调皮终于可以大显身手了,他张开双手靠近婷婷的脖子,装出使劲的样子去掐,可婷婷浑然不知,依然沉淡在书海里,完全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1.这段话写的人物是_______,她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将小书虫的特点写请楚,作者举了一个什么例子?用“      ”画出来。
22-23三年级下·全国·课后作业 查看更多[2]
【知识点】 语段阅读解读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课内阅读。

①现在我所见的故事清楚起来了,美丽,幽雅,有趣,而且分明。青天上面,有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我一一看见,一一知道。

②我就要凝视他们……。

③我正要凝视他们时,骤然一惊,睁开眼,云锦也已皱蹙,凌乱,仿佛有谁掷一块大石下河水中,水波陡然起立,将整篇的影子撕成片片了。我无意识地赶忙捏住几乎坠地的《初学记》,眼前还剩着几点虹霓色的碎影。

④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我抛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

⑤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

1.“我”所见的故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表示作者执著的信仰的句子。
3.根据对选文的理解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青天上面,有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我一一看见,一一知道。”这句话说明作者向往的世界是不切实际的,只在天上,不在人间。( )
(2)“仿佛有谁掷一块大石下河水中”指的是黑暗的反动势力对革命的阻挠。( )
(3)“我抛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表现了作者的失望与惆怅。( )
4.概括这几段话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10-11更新 | 8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  )是在院里,(  )在院外,它(  )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一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照样子,填上动物的叫声。
例:母鸡咕咕
小猫_____________             花狗_____________             青蛙_____________
3.用“警戒”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2-23更新 | 5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课内阅读。

故宫博物院(节选)

紫禁城城墙十米多高,有四座城门:南边午门,北边神武门,东西两边分别是东华门、西华门。宫城呈长方形,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城墙外是五十多米宽的护城河。城墙的四角,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1.这一段主要介绍故宫的____________
2.文段中多处运用了______的说明方法,如“十米多”“七十二万平方米”“七十多座”等,目的是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3.“玲珑”的意思是____________。“玲珑奇巧的角楼”说明了建筑______
4.从这一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对故宫的感情是____________
5.文段最后一句“宏大”“精美”“布局统一”说明了故宫的____________,抒发了作者对故宫的____________之情。
2019-11-10更新 | 12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