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与社会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上) > 探寻丝绸之路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3 题号:1343706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秦国富强起来了。

材料二:下图所示


材料三:东晋南朝是,在太湖、鄱阳湖和洞庭湖一带开辟出了大量湖田。人们还把北方农作物的栽培、施肥、牛耕等先进技术与南方水田种植经验相结合,在江南地区普遍实行麦稻兼作,五岭以南则种双季稻。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次变法的内容?这项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政策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这条路线名称是什么?最早开辟于什么朝代?对开通这条路线贡献最大的人物是谁?
(3)这条路线开通后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你知道当时中国有哪些先进技术相继西传?(至少两项)想一想,此路线在当今社会有何价值?
(4)根据材料三指出,东晋南朝时北方人口南迁,将哪些先进技术带到了南方?
(5)上述材料反映出古代经济发展的原因,对于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2021九年级·浙江·专题练习 查看更多[1]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1】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实证】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图1 秦坑儒谷

史料一   “蜀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享其利。”

——《史记·河渠书》

史料二   ……建成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华阳国志·蜀志》

【时空观念】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

                      图2     丝绸之路示意图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边图1反映的历史事件及产生的影响。
(2)史料一、二指的都是什么水利工程?两则史料证实该水利工程有何作用?
(3)观察图2,指出这条商路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条商路在古代中外交往中的重要地位。
2024-02-13更新 | 0次组卷
非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国的发展需要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让中国与世界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代丝绸之路示意图



(1)依据材料一,“丝绸之路经济带赋予古代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是?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要求新疆地区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指出该地区隶属于中央政府的管辖开始的史实。

材料二“明初,社会安定,国力雄厚。1405﹣1433年,明政府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


(2)依据材料二,指出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前提。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郑和下西洋船队最远到达的地区。

材料三“……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马克思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与外界隔绝采取了什么对外政策?该政策的主要含义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2018-02-17更新 | 5次组卷
非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在2014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杨洁篪表示,古代的丝绸之路是商贸之路,而今天的丝绸之路则把经贸合作放在重要位置。中国将与沿线国家对接发展战略……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

——摘自新华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丝绸之路的起点、终点。
(2)综合上述材料,说说古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影响。今天中国重建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什么现实意义?
2021-01-02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