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圈中的人 > 人体的营养 > 消化和吸收 >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0.15 引用次数:210 题号:12448761
某学校生物课外活动小组,在完成“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后,又提出了酸、碱环境是否影响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这个问题,并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他们选用的材料用具和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
材料用具:试管、量筒、烧杯、滴管、石棉网、铁架台、酒精灯、温度计、新鲜唾液、淀粉浆糊、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碘液等。
实验方案:

1号试管

2号试管

3号试管

实验步骤

1

加2毫升浆糊

加2毫升浆糊

加2毫升浆糊

2

加2毫升蒸馏水

加2毫升盐酸

加2毫升氢氧化钠溶液

3

加2毫升唾液

加2毫升唾液

加2毫升唾液

4

放入盛有37C水的烧杯中,恒温10分钟,冷却

放入盛有 37C水的烧杯中,恒温10分钟,冷却

放入盛有 37C的烧杯中,恒温10分钟,冷却

5

滴入2滴碘液

滴入2滴碘液

滴入2滴碘液

实现象

不变蓝

变蓝

变蓝


请根据以上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1号试管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1号试管滴入碘液后没有变成蓝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3支装有浆糊的试管放入37℃温水中,恒温10分钟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
(4)由该探究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实验探究题 | 困难 (0.15)
【推荐1】如图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其中的A、B、C、D表示四个实验步骤。请根据实验回答:

   

(1)描述D步骤加碘液后的实验现象:1号试管遇碘____ ,2号试管遇碘____
(2)馒头在口腔中变甜与____ 号试管的变化相似。
(3)B步骤中的“搅拌”相当于口腔中____ 的作用。
(4)如需要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淀粉是否有影响”,请完善下列需要更改的设计方案。
①将B步骤的两支试管滴加等量的____
②将C步骤中的1号试管放在37℃的温水中,2号试管放在____ 中,预测现象为1号试管遇碘____ ,2号试管遇碘____
(5)人体摄取馒头后,馒头中的淀粉变成如图能被吸收的小分子葡萄糖的过程称为____ ,在此过程中,“剪刀1”“剪刀2”分别代表两种酶,其中“剪刀1”“剪刀2”出现的部位分别是____

A.口腔、胃   B.口腔、小肠   C.胃、小肠   D.小肠、大肠
2024-04-20更新 | 189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困难 (0.15)
【推荐2】生物科学实验是我们应用科学方法、认识科学知识、形成科学概念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请利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观察猫和兔的双眼在头部的位置,你就此现象提出的一个问题是:______。科学探究过程中在“提出问题”后紧接着的步骤是______

(2)在制定计划时要考虑诸多因素,如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探究实验中,实验前先把盆栽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设计时要“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其目的是:______

(3)小明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实验中,本应该将处理好的号试管放入37℃温水中5到10分钟。由于一时着急,误将三支试管放入尚未冷却的100℃的开水中、之后,他滴加碘液发现3支试管______色,其原因是______
(4)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想探究一下种子萌发的条件是否与光有关,下面是他们的实验设计和数据结果整理表格。
装置编号温度(℃)湿度光照种子数发芽率%
125潮湿有光100100
225潮湿无光100100

根据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无论什么探究实验,在表达和交流时如果发现自己的结论和别人的结论不同,这时应该怎么做?______

(5)设置对照实验是通常探究实验的重要部分,核心是进行实验中除了研究对象条件不同以外,______都相同。为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请你完善对照实验方案:取同种树相似落叶分成甲乙两组,并且在实验中都滴加蒸馏水,实验前都灭菌处理,然后将______进行实验。
2021-07-06更新 | 251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困难 (0.15)
【推荐3】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请结合实验过程解答:
试管编号123
馒头碎屑或块碎屑适量碎屑适量馒头块适量
唾液有无2ml唾液A2ml唾液
是否搅拌充分搅拌充分搅拌不搅拌
保温37℃水浴保温10分钟
加入碘液2滴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___________与1号试管形成对照。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_____号和__________号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在该号试管中加入碘液,也出现了变蓝的现象,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4-19更新 | 13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