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圈中的人 > 人体的营养 > 消化和吸收 >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5 题号:14037471
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细细地咀嚼馒头时,会感觉到有甜味,这是为什么 呢?霏霏同学设计了如表探究实验;(注:馒头碎屑表示已经过牙齿咀嚼的;馒头块是未咀嚼的)
试管编号123
馒头形状适量馒头碎屑(等量)适量馒头碎屑(等量)适量馒头块(等量)
有无唾液2mL清水2mL唾液2mL唾液
是否振荡充分振荡充分振荡不振荡
条件37℃水浴保温10分钟
加入碘液2滴

请你分析并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若模拟探究正常摄食情况下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应选择表中_____号试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______
(2)若把2号和3号试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其目的是模拟探究正常摄食情况下________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3)实验过程中,要用37℃水浴保温,是因为食物的消化需要______
(4)根据所学知识预测实验结果:不会变蓝色的是_____号试管,原因是________
(5)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相似题推荐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检验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请分析回答:

(1)若按图示进行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应该是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操作D中,在1号试管和2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清水和唾液,目的是起______作用。
(3)操作C中,烧杯内水温应控制在_______左右。
(4)操作A中,用滴管加入试管内的液体是_______,其中不变蓝的是______号试管,原因______
(5)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6)唾液是_______分泌的消化液。
2022-10-13更新 | 20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提出问题:为什么馒头在口腔内,与唾液充分混合后就有了甜味?
制定实验方案。

实施计划:若实验按如上方案进行,分析问题:
(1)在本实验中,设计1号试管的作用是_________
(2)为什么水浴加热是37℃:______
(3)步骤2中,2号试管应加入_________
(4)步骤3中,10分钟后,再往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两滴碘液,预期2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不变蓝,2号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___
2024-04-19更新 | 8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疫情防控放开后,我们再次迎来了校园科技节。生物社团的同学们想在科技节上,让全校的学生体验“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为了让大家快速、方便地观察到实验现象,他们提前做了探究实验(方案和结果如下表,min代表分钟,s代表秒)。
表1 实验方案
试管加入保温混合计时
2mL 淀粉溶液+2滴碘液放入恒温水浴锅,保温5min把乙试管的淀粉酶溶液倒入甲试管摇匀后,保温计时,直到蓝色褪去
2mL 淀粉酶溶液
表2 实验结果(各组合的褪色时间)
实验次数淀粉酶浓度水浴温度淀粉浓度
0.5%1%1.5%2%
第1轮0.5%A>10min>10min>10min>10min
第2轮1%A4min 15s4min 42s5min 28s6min 39s
1.5%A2min 17s2min 38s3min 15s3min 47s
2%A2min 4s2min 23s3min 9s3min 16s
(1)馒头的主要成分是______,遇碘会变蓝;加唾液后被分解成______,蓝色逐渐褪去。但取唾液的过程存在一定的卫生安全隐患,和老师商量后,改为用淀粉酶替代唾液,并用可溶性淀粉替代馒头。
(2)第1轮实验中,同学们使用的是浓度为0.5%的淀粉酶溶液,此时探究的变量是______。为了尽可能模拟人体口腔的环境,应把恒温水浴锅的温度A设定在______℃左右。每个实验的结果,都取3次重复实验的平均值,这是为了______
(3)由于第1轮实验中淀粉的褪色时间过长,同学们拓展了实验方案,进行了第2轮实验,实验中各个组合的温度、溶液的量等应保持______
(4)由第2轮数据可知,淀粉酶浓度相同时,淀粉浓度越大,褪色所需时间越______;淀粉浓度相同时,淀粉酶浓度越大,褪色所需时间越______;在已测试组合中,褪色速度最快的淀粉酶浓度和淀粉浓度组合是______
(5)同学们进一步查阅资料发现,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淀粉酶的作用效果会随着温度的提高而提升。所以,适当______可以进一步缩短褪色时间,让同学们更快地观察到实验效果。
2023-07-19更新 | 4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