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和生物圈 > 了解生物圈 >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各成分的功能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22 题号:16536101
东莞市松山湖是一个包括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次生林生态系统以及城市生态系统等生态自然环境保持良好的区域。研究人员调查了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类群,并绘制出碳循环图解(图2)。

(1)在以上生态系统中,人为因素影响最大的是____________生态系统。
(2)图1表示次生林生态系统中构成一条食物链的甲、乙、丙、丁4种生物的相对数量变化,则该食物链是____________
(3)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来看,图2中的A代表____________,F代表____________;从食物链的角度来看,以藻类植物为食的小型浮游动物处在____________(填字母)环节,如果C的数量突然增加,短时间内B的数量会____________
(4)上述生态系统中,____________生态系统有净化水质和蓄洪抗旱的作用,并有“地球之肾”之称。
(5)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___,它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6)如果农田生态系统的水受到污染,则一些不易分解的有毒物质可能会通过____________积累,因此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图2中的____________(填字母)。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如图是某乡镇的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根据图回答.

(1)图中共有_____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彼此交错形成了食物网,从组成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图中没有表示出来的生物成分是______
(2)该生态系统在没有人为的干扰下,蛇和青蛙的数量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这是通过生态系统的____能力实现的。
(3)此生态系统中最长的食物链是:________
(4)为防止害虫大量啃食农作物,对农作物施用了大量农药,最终农药残留物质会在该生态系统中___________体内大量积累。
2021-01-15更新 | 37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2021年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强调,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某市发展“藻—贝”共生养殖模式,在这方面作了积极探索。
       
(1)影响海带生长的阳光、海水、浮游动物、贝类等因素统称为______
(2)科研人员监测了养殖区与非养殖区表层海水中二氧化碳的相对含量,结果如图乙所示。
①该养殖模式可以______表层海水中二氧化碳的相对含量。
②分析上述差异的原因:浮游植物和海带作为该生态系统的______,吸收海洋中的二氧化碳;
(3)贝类食性广泛,分析上图可知,碳随有机物传递到贝类的最长的路径是______;贝类利用碳酸盐构建贝壳,所以贝壳基本不会被海洋中的分解者分解,从而______(选填“促进”或“抑制”)了碳的循环。
2023-06-09更新 | 83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真题
【推荐3】小明周末参加了“美丽滇池,我是行动者”第八届徒步环滇公益活动,被评为“环滇小勇士”,他尝试将观察到的部分生物绘制成如下食物网,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共有______条食物链。滇池金线䰾和虾之间的关系是______(填“捕食”或“竞争”)。
(2)绿藻等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者,其制造的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3)若绿藻生活的水城受到生物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某种有毒物质(W)的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W含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W通过食物链最终威胁人类自身,所以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滇池。
2019-07-01更新 | 45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