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圈中的人 > 人体的营养 > 消化和吸收 >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 题号:19797657
下面是琳琳同学设计并完成的“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请回答问题:(说明:在4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馒头碎屑及2毫升清水或唾液。)
试管物质温度时间碘液现象
A馒头碎屑+清水37℃5分钟2滴?
B馒头碎屑+唾液37℃1分钟2滴变蓝
C馒头碎屑+唾液37℃3分钟2滴部分变蓝
D馒头碎屑+唾液37℃5分钟2滴不变蓝
(1)A试管将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
(2)A和D试管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
(3)B、C、D三支试管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的结论是时间越________(选填:长、短),唾液对淀粉的消化越充分。
(4)在4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馒头碎屑及2毫升清水或唾液是为了________
(5)若根据第(3)小题的结论,你认为吃饭时应该________(选填:狼吞虎咽、细嚼慢咽)。

相似题推荐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真题
【推荐1】科学探究是我们认识科学知识、应用科学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1)在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实验中,看到黄粉虫(如图)都躲藏在食物(麦麸)下面,因此提出了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该实验探究的变量是____
(2)“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将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____;“酒精脱色”时为防止酒精燃烧发生危险,需要____加热。
(3)下表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方案:

试管编号

馒头碎屑或块

试管中加入物

是否搅拌

保温

加入碘液

A

适量碎屑

2ml唾液

充分搅拌

37℃水浴保温10分钟

2滴

B

适量碎屑

D:      

C

适量馒头块

2ml唾液

不搅拌


为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____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为探究“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D处应加入____
(4)关于生男生女的奥秘,可用“模拟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的实验”来探究,用白围棋子代表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卵细胞,黑围棋子代表含____的精子;统计全班实验结果,发现不同类型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率大致相同,由此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
(5)在讨论探究实验时,甲说“为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一般要设计对照实验”;乙说“实验的结果一定与实验前做出的假设一致”;丙说“多次重复实验可减少实验的误差”;丁说“探究过程中需要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你认为____同学的说法不科学,理由是____
2019-07-17更新 | 412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以下3种处理:①将馒头碎屑和唾液放入1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②将馒头碎屑和清水放入2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③将馒头块与唾液放入3号试管不搅拌。试问:
(1)模拟实验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试验中用刀细细切碎馒头并充分搅拌是模拟的__________咀嚼和_________的搅拌,以此为变量时,其对照组为第______种处理,实验组为为第______种处理。再将试管放入37度的温水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将3支试管都放入37度左右的温水中,10分钟后取出,滴加少量碘液,1号试管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________为变量时,1号试管和2号试管组成一组对照实验。

2017-11-20更新 | 31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为“探究唾液是否对淀粉具有消化作用”,某同学课后活动时做了探究实验,其中的A、B、C、D表示四个实验步骤。请根据实验回答:

(1)选用1号和2号两支试管做对照实验,是为了探究______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2)B步骤中的“搅拌”相当于口腔中______的作用。
(3)接着将两支试管放入温水中,温水的温度应为37℃,目的是______
(4)D步骤滴加碘液后的实验现象为1号试管遇碘______,2号试管遇碘______。因此,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2024-05-10更新 | 4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