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和生物圈 > 了解生物圈 >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各成分的功能
题型:资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7 题号:9381961
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福寿螺在一些地区迅速扩散蔓延,使当地的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
(1)福寿螺生活在淡水中,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身体。从分类上来分析,福寿螺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动物。
(2)福寿螺食性广泛,各种植物都能被其取食,尤其对水稻危害极大。有的地方,农田插秧后不到几天,秧苗就被福寿螺吃个精光。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来分析,福寿螺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
(3)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1981年开始引入我国各地饲养。如今,福寿螺却造成了引入地区其他水生生物的生存面临威胁。福寿螺造成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的原因属于(       )
A、外来物种入侵B、栖息地被破坏C、水体污染D、滥捕乱杀
(4)福寿螺的防治方法有人工捕杀、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有的地方的农民,利用鸭子、青鱼喜食幼螺的习性,创造了通过放养鸭群和青鱼来压低幼螺数量的方法。这种防治方法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资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济源示范区近年“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在加大植绿护绿力度、倡导绿色生活的同时,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企业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步伐,走出了一条科学发展、绿色发展的路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济源示范区生物资源丰富,有1760余种植物,600余种动物等,这些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_________
(2)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④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
(3)如图表示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请写出图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用图中数字和箭头表示)。在一段时间内,如果⑤的数量大量减少,________(填数字)的数量将会增多,但不会无限制增加下去,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能力。

(4)我示范区大力推广植树造林工程,不断扩大绿化面积,移植来的常绿树种也给冬天的济源带来绿色生机,人们都赞叹济源环境好、空气好,是生态宜居城市。这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
(5)垃圾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是绿色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请你对垃圾处理提出一条可行性建议:_________
(6)我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承诺,中国力争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实现碳的净零排放),下列符合低碳生活理念_________的是(填序号,多选)。
①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   ②利用风能发电   ③农作物的秸秆就地焚烧处理
④推广太阳能路灯   ⑤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⑥常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和塑料杯
2022-10-05更新 | 112次组卷
资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颗粒。调查发现,在浮游动物、沙蚕、贝类、鱼类以及大型鲸类等许多水生生物的肠道和组织中发现了微塑料,而且摄食微塑料的生物范围在不断地扩大。分析资料回答问题:
(1)资料中的浮游动物、沙蚕、贝类、鱼类以及鲸生活在________生态系统中。
(2)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沙蚕、贝类等属于_____,其误食的微塑料会通过捕食关系沿_____________转移和积累,最终危及人类的健康。
(3)科研人员利用小鼠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操作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小鼠

数量

饲喂方式

实验结果

小肠绒毛状态

体重增长值(g/只)

20

数量多,排列整齐

7.34

20

每日饲喂含0.3%微塑料M的普通饲料8g/只,

连续27天

数量少,排列散乱

1.84

20

每日饲喂含3%微塑料M的普通饲料8g/只

连续27天

基本消失

-0.12


①实验中甲组起对________作用,其饲喂方式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实验结果可知,与甲组比较,乙、丙两组小鼠小肠绒毛数量减少甚至消失,影响小鼠的消化功能,导致它们体重增长值均下降。但乙、丙两组小鼠体重变化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为减少微塑料的产生及对生物的危害,请列出两条可行的措施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12-05更新 | 69次组卷
资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近年来,受到人口的持续增长以及日益严峻的气候危机的影响,粮食安全已经成为全球研究热点。我国有超过60%的人以水稻为主食,可以说稻米生产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石。现代农业虽然大幅度提高了水稻的产量,但是单一的种植高产水稻使得田间水稻品种和田间生物多样性日趋简单化,导致田间病虫害加剧,破坏了田间生态平衡。同时,由于人们对水稻产量的盲目追求以及对病虫害防治的需要,致使在农业生产中大量施用农药和化肥,造成了土壤板结,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近年来,为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号召,生产无公害绿色安全食品,稻田生态种养技术应运而生。
“稻田生态种养”是一项低碳环保工程,它是将农业生产中利用的化石能源用无污染无公害的新型能源代替,将水稻生产与水产养殖结合起来,综合利用水田的立体空间,实现“一水两用、一田两产”。稻田生态种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稻田养鱼”技术可追溯到1700年前。早在洪武二十四年《青田县志》中就有关于“田鱼有红、黑、驳数色,于稻田及圩池养之”的记载。联合国粮农组织于2005年将“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评选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正式列入世界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稻田养鸭”生态种养技术在我国也已有800多年的历史。鱼鸭等水生动物以水生浮游动植物、底栖动植物为食,可以促进稻田营养物质的循环,为水稻提供了有机肥料的同时,对稻田病虫害以及杂草的防治有一定的作用。另一方面,稻田也为水生动物提供了栖息场所、食物,因此这种种养模式,有着显著的生态效益。
然而,传统单一的稻田生态种养模式难以兼顾生态、经济效益以及病害、虫害的防控等各个方面。现代稻田生态种养模式在原有水稻和单一水生动物的基础上,加入新的物种,生物种类发展到4-5种之多,使其营养层次增多,食物链延长,农田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更加复杂化,能够有效解决过去单一稻田生态种养模式的问题。如在“稻—鱼—萍”综合种养模式中,水稻作为生态系统的主体,为鱼类提供了遮阴的场所以及活动的空间,鱼不但可以以水体中的浮游动植物如绿萍以及杂草为食,还可以捕食害虫,搅动土壤,带动水体营养物质的流动,使得水稻的须根能够更加充分地接触和吸收利用营养物质。同时,鱼的排泄物以及饲料残渣也为水稻生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能够促进水稻的生长和发育。实践证明,“稻—鱼—萍”综合种养模式具有较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1)现代农业大幅提高了水稻的产量,但是与之相伴随的问题也亟待解决:
①田间水稻品种单一生物多样性日趋简单化,使得农田生态系统________能力较低,稳定性较差。
②大量施用农药会对农田病虫害进行定向________,具有抗药性的病虫害数量________(增加/减少),农药对病虫害的药效逐渐下降,然而残留农药对环境却造成了极大的污染。
③大量施用化肥会造成土壤的板结,影响植物________(器官)的________作用,影响了植物的正常生长。
(2)关于稻田生态种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稻田生态种养是一种新兴的农业生产模式
B. 稻田生态种养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的循环
C. “稻田养鱼”生态种养模式的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只有水稻
D. “稻田养鱼”生态种养模式中,稻和鱼共用一水一田,因此稻和鱼之间是竞争关系
(3)现代稻田生态种养模式在传统单一的稻田生态种养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增加食物链的条数,使得________更加复杂,有利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提高,但是对生态系统引入更多物种,________(能/不能)破坏原有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对于人工饲养技术的要求________(更高/更低)。
(4)关于“稻—鱼—萍”综合种养模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稻—鱼—萍”是一条食物链
B. 该生态系统中流动的能量归根到底来自于水稻中的有机物
C. 水稻生长过程可以吸收利用鱼的排泄物以及饲料残渣中的营养
D. “稻→鱼→萍”综合种养环境中的细菌、真菌也属于该生态系统
2019-11-10更新 | 8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