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1年黑龙江省牡丹江、鸡西地区朝鲜族学校中考历史试题
黑龙江 九年级 中考真题 2021-07-12 598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中国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1.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引经据典,寓意深邃,极具启迪意义。其中引用的经典“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体现了(     
A.墨家的兼爱B.儒家的仁政C.法家的法治D.道家的辩证
2024-04-08更新 | 60次组卷 | 42卷引用:2021年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2. 歌曲《中国字》中唱到:“上中下,人口手,弓车舟,坐立走,中国人写中国字有中国心有中国情……”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中国字”是(     
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
2021-07-11更新 | 587次组卷 | 34卷引用:2021年黑龙江省牡丹江、鸡西地区朝鲜族学校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3. 唐太宗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帝王。下列史实与他密切相关的是(     
A.创立皇帝制B.颁布“推恩令”
C.完善三省六部制D.设立军机处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4. 历史发展一般具有阶段性特征。辽、宋、西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民族政权并立B.南北政权对峙C.地方军阀割据D.战乱长期不息
2023-01-19更新 | 590次组卷 | 50卷引用:2011-2012学年福建福安市溪潭中学初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5. 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A.大夫的提倡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C.农民的需要D.达官贵人的需要
2021-07-11更新 | 1011次组卷 | 147卷引用:2011—2012学年江苏盐都郭猛中学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6. 在学习三大不平等条约时,小明自己设计了一道题,请你完成(     
A.①《南京条约》        ②《马关条约》        ③《辛丑条约》
B.①《马关条约》        ②《辛丑条约》        ③《南京条约》
C.①《辛丑条约》        ②《马关条约》        ③《南京条约》
D.①《辛丑条约》        ②《南京条约》        ③《马关条约》
2021-07-11更新 | 356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12月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7. 下图以“转”字串起中国革命的某一段历史,这段历史是指(     

A.国民大革命B.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2021-07-11更新 | 1182次组卷 | 122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8. 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呈现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的特点,反映了中国人民不懈的探索精神。下列事件中属于“学制度”的有(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2021-07-11更新 | 680次组卷 | 14卷引用:2021年黑龙江省牡丹江、鸡西地区朝鲜族学校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9. 《百年中国》的解说词中说:“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上述说法是因为1921年(       
A.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B.中国共产党诞生
C.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D.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2021-11-29更新 | 745次组卷 | 3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2019届九年级练习题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10. 下列对中国近代史上一些重要历史事件的认识和评价,不正确的是(     
A.撤出延安———粉碎国民党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B.国民党一大———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
C.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D.围攻中原解放区———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真题
11. 下列事件不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期间的是(  )
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七七事变D.辽沈战役
2018-07-26更新 | 259次组卷 | 4卷引用:2018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2. 伯里克利说:“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面是由全体人民掌握。”材料中的“人民”应该指
A.雅典成年男性公民B.雅典居民C.全体希腊人D.外邦人
2018-07-26更新 | 1607次组卷 | 86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13. 阿拉伯数字在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运用相当广泛,它的发明者和传播者分别是(   
A.古代印度人、阿拉伯人B.古代阿拉伯人、中国人
C.古代印度人、巴比伦人D.古代阿拉伯人、印度人
2019-01-30更新 | 1030次组卷 | 86卷引用: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南常德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4. 14世纪前后,欧洲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新兴的资产阶级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这次运动的核心思想是
A.理性主义B.人文主义C.民族主义D.个性主义
2021-04-05更新 | 315次组卷 | 19卷引用:黑龙江双鸭山市集贤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5. 以下示意图呈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①应为
A.莫斯科保卫战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诺曼底登陆
D.德国无条件投降
2018-09-07更新 | 1777次组卷 | 67卷引用:北京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6. 历史学习需要对历史事件进行对应关系的分析。下列选项关联正确的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华盛顿B.明治维新一克伦威尔
C.法国大革命一明治天皇D.美国南北战争一废除黑人奴隶制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7. 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如图反映了1787年美国宪法对国家权力实行
   
A.总统独裁B.君主立宪C.专制集权D.三权分立
2020-07-17更新 | 565次组卷 | 30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18. 下列哪一项成就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取得的
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B.大庆油田的建成投产
C.长江三峡水电站建成D.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9. 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时代烙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下列口号、标语,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国人民站起来了”②“以阶级斗争为纲”
③“多快好省”             ④“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③①②④D.①③②④
2023-04-15更新 | 551次组卷 | 46卷引用:2021年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20. 近年来雾霾天主要是人们在工业化、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大量使用机器排放迅速增加而造成的结果,这种现象告诉我们(     
A.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发展B.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C.减少机器使用控制污染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021-07-11更新 | 9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年黑龙江省牡丹江、鸡西地区朝鲜族学校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21. 世界近代出现了辉煌灿烂的科技文化。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
A.达尔文一——《物种起源》B.梵高一——《战争与和平》
C.巴尔扎克一——《人间喜剧》D.列夫·托尔斯泰一——《复活》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3.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说:“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为此,罗斯福在新政中采取的具体措施是(     
A.整顿金融体系B.调整农业政策
C.推行“以工代赈”D.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24. 电力和自动化技术集团ABB公司的总部设在瑞士,总部只有工作人员100多人,而在全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附属机构和企业,并雇用了20多万人,生产销售遍及全世界。这反映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     
A.区域化B.全球化C.差异化D.制度化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5. 十九大报告指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对此应有的认识是(       
①人类面临着许多挑战     ②当今世界并不太平     ③挑战与变革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       ④应充分发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作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018-07-18更新 | 1865次组卷 | 65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

二、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适中(0.65)
真题
26.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中国人民从未屈服,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回顾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这个过程中,重要的历史人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李鸿章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掀起了一场旨在“__①_”、“_②__”的洋务运动。这场运动是中国历近代史上第1次近代化探索。
该图是维新派的代表人物_____,以他为代表的维新派推动下,1898年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决议进行变法,历史上将这次变法称为“戊戌变法”。
     孙中山1905年,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新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______,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陈独秀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正式吹响了___⑤___运动的号角。这次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毛泽东1935年中共中央召开了__⑥__会议,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这次会议成为中共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三、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较易(0.85)
真题
27. 政治制度是一个国家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决定着这个国家的发展方向。请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西周实行什么制度巩固了疆土,扩大了统治范围?
(2)秦朝实行的哪一制度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模式?
(3)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实力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4)唐朝出现的两个盛世局面分别是什么?
(5)元朝实行的行政区划与管理制度是什么?
(6)西方的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什么政治制度发展到高峰?
(7)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以此为基础逐步确立了怎样的政体?
(8)1954年,在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确定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9)为了实现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怎样的奋斗目标?
2021-07-11更新 | 14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黑龙江省牡丹江、鸡西地区朝鲜族学校中考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真题
2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道德经》

材料二: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自由放任主义认为, 市场经济中有一只能自动平衡商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的手,被称为“看不见的手”。因此,自由放任主义认为,政府唯一的作用就是防止暴力、偷窃、欺骗, 确保个人自由和公民机会相等。这种经济理论的信条是:“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管得最好的政府。”

材料四:“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主张是我国古代哪位思想家的? 他认为“民之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他提出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2)材料二所述西汉初年的经济形势是怎样造成的? 材料二中的“上”是谁? 为改变这种经济形势,他推行了哪一经济政策?
(3)材料三“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管得最好的政府。”罗斯福新政时期, 采取哪一手段反其道而行之? 从而使美国逐渐摆脱了哪一危机的影响?
(4)材料四邓小平讲话后,党和政府提出了什么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这一改革目标在哪个会议上正式提出?
(5)综合上述材料,对于经济与民生, 政府应如何协调“放”与“管”的关系?
综合题 | 适中(0.65)
真题
2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后期,英国科学家虽然有不少发明,但他们固守蒸汽时代的旧技术,轻视电力技术的应用。在英国,电灯的推广却遭到煤气照明公司的反对,千方百计保护已取得垄断地位的煤气照明。

材料二:在工业革命中,“工厂化”是一个重大变化,没有工厂化,工业革命就不会那么彻底。

材料三: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工人运动逐渐兴起,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蒸汽时代的旧技术”的代表是什么?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最显著成就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工业革命确立了哪一生产组织制度? 这种生产组织制度采取的生产方式是什么?
(3)材料三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写出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世界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什么?
(4)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2021-07-11更新 | 30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年黑龙江省牡丹江、鸡西地区朝鲜族学校中考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真题
30.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这场疫情必将改变世界,改变历史。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完成探究。
【危机一转机】

14世纪中叶,欧洲的“黑死病”(鼠疫)漫延,这场“大病”让当时人们的目光由虚拟的来世投向现世。

材料一:薄伽丘在小说《十日谈》中写道:“善男信女不止一次地组织宗教游行或其他活动,虔诚地祈求天主,但一切努力都徒劳无功。总之…瘟疫严重的后果……显露出来。”

材料二:“黑死病”导致的最明显和最直接的结果便是“人口数量骤减”。从经济学的角度也可知道,人口数量的大量减少必然会造成有限的劳动力减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劳工的薪水迅速上涨。1351年英国贵族影响国会通过“劳动法规”,把工资冻结在黑死病以前的水平。然而于事无补,因为劳动力价仍然在上涨。领主又企图把剩下的农奴束缚在土地上,但在高工资的吸引下,农奴纷纷逃跑。


(1)材料一中的宗教指哪一宗教? “祈求天主”徒劳无功后,以人为中心的哪一思潮开始在意大利流行?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领主与农奴的关系是西欧乡村政哪一经济政治制度的产物?“黑死病”对劳动力价格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材料三: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共同抗“疫”。灾难之下,更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哪一次社会变革推动我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第二代领导集体在党的哪次会议上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开创了怎样一条特色建设之路?
【前事一后师】

材料四: 欧洲最早治疗黑死病的方法,就是来自到过中国的阿拉伯人所翻译过来的《伤寒杂病论》一书。欧洲学者李约瑟赞叹说:“他是一个拯救了欧洲命运的人。”


(4)材料四中的“他”是中国古代哪位医学家?在中国医学史上,他获得了哪一美誉

材料五:



(5)材料五图一是哪个国际组织的标志? 该组织是哪场战争胜利的成果? 这场战争中,爱好和平的国家正式合作的标志是哪个文件的签署?
(6)依据材料五图二漫画及所学知识,面对新冠疫情等全球性问题,世界各国应共同构建我国提出的哪一共同体理念?
2021-07-11更新 | 25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年黑龙江省牡丹江、鸡西地区朝鲜族学校中考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中国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30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5
填空题
1
综合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2,3,4,5,27,28
2
中国近代史
3
世界古代史
4
世界近代史
5
世界现代史
6
中国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战国百家的代表及其主张单题
20.85我国文字的演变单题
30.65贞观之治单题
40.65辽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  西夏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  宋金和议单题
50.65城市的发展与风貌(宋)单题
60.65鸦片战争的影响  马关条约、瓜分狂潮  辛丑条约单题
70.65长征胜利  长征开始  遵义会议单题
80.85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  戊戌变法的经过  武昌起义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兴起单题
90.65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单题
100.85挺进大别山单题
110.94辽沈战役单题
120.65雅典民主政治单题
130.85“阿拉伯数字”的由来单题
140.65文艺复兴的兴起单题
150.65斯大林格勒、中途岛、阿拉曼战役单题
160.65南北战争的影响单题
170.65《1787年宪法》单题
180.85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单题
190.65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文化大革命的爆发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单题
200.6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与影响单题
210.85近代文学——托尔斯泰单题
220.85籼型杂交水稻单题
230.65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和特点单题
240.65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单题
250.65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与世贸组织  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及“恐怖主义”  联合国与世界和平单题
二、填空题
260.65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  戊戌变法的经过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兴起  遵义会议
三、综合题
270.85贞观之治  行省制度  开元盛世  两个一百年
280.65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90.65瓦特改良蒸汽机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第一国际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与影响  十月革命的性质和意义
300.65十一届三中全会  文艺复兴的兴起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联合国与世界和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