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0年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梁山中学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一) 历史试题
山东 九年级 自主招生 2020-03-29 25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淮南子》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塞翁,他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那里。人们都来宽慰他。他却说:“这怎么就不会是一种福气呢?”过了几个月,那匹失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人们都前来祝贺。塞翁又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种灾祸呢?”不久,他的儿子因骑马摔断了大腿。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和哪位思想家的观点一致(  )
A.孔子B.孙武C.老子D.孟子
2018-02-23更新 | 267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7-2018学年上学期人教版历史七年级 同步分层测评: 第8课 百家争鸣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 《东京梦华录》记载:“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50余座,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学习和接受了汉族先进的文化
B.北方人迁到江南,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C.城市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D.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重本抑末”政策
2018-08-10更新 | 759次组卷 | 40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有人说,新成立的雄安新区将成为中国的另一个“腹里”。在元朝时有几个省称作“腹里”,它们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当时被称为“腹里”的是(       
A.山东   山西   河北B.山东   山西   河南
C.山东   山西   陕西D.山东   山西   北京
2022-09-26更新 | 217次组卷 | 44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某电视台准备拍摄一个纪念郑和下西洋的节目,打算重走郑和下西洋的航线。他们不可能经过的地方是
A.印度洋沿岸B.红海沿岸
C.非洲东海岸D.地中海沿岸
2018-03-07更新 | 379次组卷 | 9卷引用: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分层测评: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5. 中医学是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是(     
A.《农政全书》B.《齐民要术》C.《本草纲目》D.《史记》
2019-02-18更新 | 118次组卷 | 4卷引用:【校级联考】河北省玉田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真题
6. 工程和建筑是文明的载体.下列对图片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图1是明朝为了防御匈奴而修建的城防工程
B.图2是隋朝时开凿的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C.图3是清朝时开始营建的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
D.图4是唐朝时李春主持建造的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大型石拱桥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7. 2014年1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陪同到访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中南海瀛台散步时说,光绪帝时,国家衰败了,他搞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慈禧太后关在这里。文中所指的百日维新(     )
A.是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
B.是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D.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
2019-01-30更新 | 618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南邵阳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8. 了解重大历史事件并正确认识其影响,是初中历史学习的重要目标。下列对相关历史事件的影响,认识正确的是
A.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
B.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化开始的标志
C.《辛丑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
D.新文化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9. 下列民国初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袁世凯接受日本的“二十一条”
②“宋案”发生
③护国战争
④二次革命
⑤军阀割据
A.②④①③⑤B.④②③①⑤C.②①④⑤③D.①②④⑤③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毛泽东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以下关于长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军事指挥上“右”的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②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③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
④l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吴起镇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A.①②③B.②③C.D.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1. 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张謇的“实业救国”;从詹天佑的“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到佟麟阁的“国家多难,军人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这是仁人志士发出的时代最强音。这个时代的特征是(       )
A.国家统一,民族团结B.国家分裂,民族融合
C.百年屈辱,民族抗争D.曲折前进,民族复兴
2019-01-30更新 | 2641次组卷 | 129卷引用: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东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从晚清到民国,伴随着外国文化的冲击和社会政局的更替,中国教育发生巨大变化。近代新式教育制度发展的基础是
A.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兴办同文馆
B.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创办北洋西学堂
C.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创办京师大学堂
D.1905年,清政府废止科举考试制度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3. 2013年7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河北省西柏坡提出“面向未来的赶考”;六十五年前,毛泽东在离开西柏坡时提出“进京赶考”。下列能够体现毛泽东“进京赶考” 优异成绩的是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抗美援朝        
③土地改革     
④发动“文化大革命”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14. “正是这个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二百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实在令人惊叹不已。”材料中的精巧设计是指
A.美国l787年宪法B.法国的《人权宣言》
C.英国的《权利法案》D.英国的《人民宪章》
2019-01-30更新 | 517次组卷 | 43卷引用: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泰安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5. 1921到1925年之间,福特汽车价格下降了六分之五,购买一辆福特汽车还不到一般工人三个月的工资;1929年,美国几乎平均每家拥有一辆汽车。这主要得益于
A.生产技术改进B.蒸汽机的发明C.内燃机的应用D.计算机的普及
2018-06-24更新 | 520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6. 19世纪中期的一部著作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论证了被剥削的无产者不断壮大,将用暴力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未来属于工人阶级。这部著作是(     
A.《人权宣言》B.《共产党宣言》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D.《联合国家宣言》
选择题-单题 | 困难(0.15)
17. 2019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5周年。下列有关一战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萨拉热窝事件说明个人恐怖主义手段并不是解决政治问题的良策
②凡尔登战役后,德军开始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③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④1918年,同盟国战败宣告一战结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18. 1932年美国总统竞选期间,罗斯福提出下列施政主张,说明他准备(     
A.继续实行“自由放任”的政策B.通过扩军备战促进经济复苏
C.运用政府权力干预经济发展D.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
2019-07-03更新 | 803次组卷 | 10卷引用:北京市2019年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9. 以下示意图呈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①应为
A.莫斯科保卫战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诺曼底登陆
D.德国无条件投降
2018-09-07更新 | 1776次组卷 | 67卷引用:北京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0. “在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同盟中,主要成员之间的关系已经破裂,它们尽管还没有发生军事冲突,但在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方面,却已经处于对抗状态。”这种“对抗状态”正式开始于(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北约”“华约”建立D.欧洲联盟的成立
2019-07-03更新 | 1322次组卷 | 30卷引用:北京市2019年中考历史试题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1.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国计民生。

材料一 ①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②荀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③汉初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重视农业生产,减轻赋税、徭役,出现了“文景之治”。

④唐太宗减轻人民负担,发展农业生产,减省刑罚,使得经济发展国力强盛。


(1)用材料一的史实,说明以下观点。(填序号,每空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以民为本是中国古代的重要思想主张:盛世局面出现的重要前提是推行爱民政策:__________

材料二 秦孝公锐意改革秦国落后的局面,任用商鞅变法。商鞅认为按照当时的土地赋税制度,秦国的实力尚不能满足与列国竞争的需要。为此,商鞅变法规定:废除秦国原来传统的土地制度,重新规划丈量土地,依照土地数量交纳赋税;官府奴隶可以凭借耕织的成绩恢复平民的身份,不从事农业生产而变穷的人则要被罚为官奴婢。

——摘编自晁福林《中国大通史·春秋战国卷》


(2)依据材料二,说出商鞅变法的背景。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二中变法内容的作用。

材料三 南北朝时期,北方的粮食作物麦、粟等传入南方。隋唐时期长江流域的户口数量有很大的增加,单位面积耕地所负载的人口大大增多,这就迫使农民实行复种制(一年两熟),稻、麦复种制产生并发展。江南推广了曲辕犁,普遍采用插秧技术,缩短了水稻在大田中的生长期,双季稻在南方出现。

——摘编自阎万英等《中国农业发展史》


(3)依据材料三,概括促使隋唐时期南方复种制出现的因素。

材料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同时期粮食产量变化(单位:亿吨)


——整理自陈海秋《建国以来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变迁》


(4)依据材料四,概括图表反映的共同现象。任选两张,分别运用相关的农业政策解释图表反映的现象。
2020-03-27更新 | 4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年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梁山中学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一) 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2. 面对日本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抗日战争何时开始,在中共七大《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说过:“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在曲折的道路上发展起来的。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从1931年开始的。”显然,自1931年算起,到1945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整整是14年,而不是8年。

——摘编自中国干部学习网


(1)用所学史实证明“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从1931年开始的”。

材料二:(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抗战时期,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


(2)据材料二,指出“国共两党再度合作”的原因?概括指出抗日战争时期,体现出的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材料三:……(在某次战役中)八路军共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军、伪军2万多人,拔掉据点2000多个,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重大代价。淞沪战役中,守卫宝山的500名国民党官兵与敌巷战肉搏,全部壮烈殉国

——材料二、三摘编自《光明日报》《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


(3)材料三中的“某次战役”是指哪次?淞沪会战对中国的历史命运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四: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兵力分布表
战争爆发时1942年日本投降时
中国战争太平洋战场东南亚中国战场太平洋、印度洋战场中国战场(不含东北)东南亚、太平洋战场
35个师团10个师团7个师团37个师团15个师团111万余人不到11万人
(4)据材料四,指出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5)回顾学习过的抗战历史,你认为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3. 人类对文明的追求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交流互鉴,推陈出新。李老师以“文明之光”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革新工具——见证经济文明】
(1)对比下图反映的两种经济文明类型的不同特点。

任务二【解放思想一传承精神文明】
(2)下面的材料分别体现了怎样的想想主张?概括两场思想解放运动的共同影响。

任务三【保障民权——关注政治文明】

美国历史上的法律文献(部分)2019年中国“两会”人气话题
1787年华盛顿主持召开制宪会议,制定《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933年罗斯福宣布实施新政,先后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全国劳工关系法》《社会保险法》等
救命良药进医保改农村厕所、建民生工程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博物馆新需求、新功能文化+旅游绽放更大魅力、打赢蓝天保卫战安全是网约车的底线
(3)上述法律文献保障了人民的哪些权利?(4)2019年“两会”人气话题说明了什么?


任务四【协和万邦——推动文明互鉴】
(5)根据下面材料信息,从现代史上举出两个事例说明“团结合作促进文明互鉴”。
2020-03-27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梁山中学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一) 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23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0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2,3,4,5,6,21
2
中国近代史
3
中国现代史
4
世界近代史
5
世界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老子单题
20.65商业贸易的发展  宋代商业  城市的发展与风貌(宋)单题
30.65行省制度单题
40.65郑和下西洋单题
50.85李时珍与《本草纲目》单题
60.94大运河的开通单题
70.65戊戌变法的经过单题
80.85林则徐虎门销烟单题
90.85袁世凯的皇帝梦  二次革命和军阀割据单题
100.65长征胜利  长征开始  遵义会议单题
110.65林则徐虎门销烟  七七事变  张謇及实业活动  詹天佑与京张铁路单题
120.65新式教育单题
130.65西藏和平解放  抗美援朝  土地改革单题
140.85《1787年宪法》单题
150.65内燃机与新交通工具单题
160.65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第一国际单题
170.15一战的背景  一战的经过  战争的爆发和扩大单题
180.65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和特点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和启示单题
190.65斯大林格勒、中途岛、阿拉曼战役单题
200.65杜鲁门主义单题
二、综合题
210.85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土地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开元盛世
220.65九一八事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淞沪会战  抗战胜利的进程及意义
230.65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文艺复兴的性质和影响  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及“恐怖主义”  联合国与世界和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