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乐陵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山东 七年级 期末 2019-10-01 639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 “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材料反映了北京人
①会制造和使用石器、骨器 ②会种植庄稼 ③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④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A.①③④B.①③C.①②④D.②④
2018-06-24更新 | 3023次组卷 | 134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 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原始农耕。下列关于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原始农耕文明共同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②过着定居生活
③种植粮食作物粟和水稻
④会制造陶器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19-01-23更新 | 1112次组卷 | 87卷引用: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单元综合测试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3. 古史传说中炎帝、黄帝等英雄的丰功伟业。反映了我国从人类起源到迈向文明的巨大飞跃。下列最能为这些传说的真实性提供证据的是
A.元谋人牙齿化石
B.半坡聚落的遗址
C.司母戊青铜方鼎
D.司马迁的《史记》
2018-08-14更新 | 1700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8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4. 观察战国形势图,其中①、②、③、④四处分别为
A.燕、楚、齐、秦B.燕、齐、秦、楚
C.齐、秦、楚、燕D.楚、燕、齐、秦
2019-01-30更新 | 1032次组卷 | 109卷引用:2014年初中升学考试(山东菏泽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5. 清朝末年,有一个学者买了一味叫“龙骨”的中药,发现上面有刻画符号,经研究这是一种古代文字。这种文字被称为(   
A.隶书B.金文
C.小篆D.甲骨文
2019-01-30更新 | 1374次组卷 | 42卷引用:2014年初中升学考试(云南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7. 成语“揭竿而起”出自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是
A.刘邦、项羽起义
B.义和团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陈胜、吴广起义
2018-07-23更新 | 1972次组卷 | 77卷引用:2018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初中毕业学业统一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真题
8. 班固《汉书》中“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记载的是汉武帝巩固统治的哪一措施?
A.颁布“推恩令”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派张骞出使西域D.统一文字
2019-01-30更新 | 526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泰安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9. 下列历史知识描述有误的是(     
A.李白的诗豪迈飘逸,清新瑰丽,他被称为“诗仙”
B.杜甫的诗真实再现了时代的变化,风格“沉郁顿挫”,他被称为“诗圣”
C.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词的代表人物,人们将他们并称为“苏辛”
D.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著作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0. 下图是《三国鼎立形势图》,判断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政权顺序正确的是
A.蜀、吴、魏
B.魏、蜀、吴
C.魏、吴、蜀
D.吴、魏、蜀
2018-06-16更新 | 1819次组卷 | 116卷引用:2016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练习题

二、判断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判断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1. 某同学在预习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这一单元时,做了几张卡片方便记忆。其中一张与史实不符,这张卡片是
2019-01-30更新 | 467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淮安卷)历史

三、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2. “自东汉末年以来,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苦于长期战乱的中原人大量迁移到他们视为畏途的南方……而这里的局势又相对安定,往往能在较长时期内‘无风尘之警’,水利兴修和农田垦辟在持续进行,位处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尤为突出。”材料表明江南地区“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的原因有
①中原人大量南迁
②社会比较安定
③统治者的重视
④自然条件优越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019-01-23更新 | 855次组卷 | 48卷引用:2019年1月9日 《每日一题》人教(七上)-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13. 下列砖画山上于甘市嘉格关魏晋古墓.生动反映了当时汉人胡食的生活习俗。这组砖面可以用来直接研究
A.江南开发B.民族交融C.政权并立D.经济重心南移
2018-08-14更新 | 668次组卷 | 40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4. 下左一图是我国古代综合性地理学专著的书影。其作者是
A.郦道元
B.顾恺之
C.贾思勰
D.祖冲之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15. 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某一片断。图中①②③代表的朝代分别是( )
A.蜀 东晋 金B.东汉 南宋 隋
C.蜀 东晋 隋D.蜀西夏元
2019-01-30更新 | 481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徐州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真题
16. 下图是我国古代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下列对它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①该工程是元世祖下令开凿的
②开凿目的是为了南粮北运
③该工程以洛阳为中心
④它是古代世界最长运河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4)
真题 名校
17. “文景之治”、“贞观之治”两个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有
①实行科举取士 ②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③提倡节俭 ④减轻赋税,发展农业生产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2019-01-30更新 | 470次组卷 | 31卷引用: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咸宁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18.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杜甫这首诗称烦的是
A.贞观之治
B.贞观遗风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2018-06-20更新 | 393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9. 《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小明却说:“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小明得出该结论的主要依据是武则天
A.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B.在位期间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
C.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D.发展农业生产,推动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2018-07-01更新 | 2055次组卷 | 78卷引用:山东威海市2018年初中学业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真题 名校
20. 某历史学习小组收集了以下图片,其探究图中工具最有可能出现的朝代为
A.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2018-08-10更新 | 534次组卷 | 30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21. 唐太宗说:“其(夷狄)情与中夏不殊……四海可使如一家。”下列史实中,与唐太宗直接相关并体现上述观念的是
A.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B.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
C.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D.设置台湾府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22. 假如让你拍摄一部以唐朝历史为题材的电视剧,下列哪一情景不可能出现        
A.武则天选贤任能发展经济B.回族人在长安居住经商
C.唐玄宗面试科举考试应试者D.李白吟诗《蜀道难》
2018-08-05更新 | 1655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8年山东日照市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23. 下列关于五代十国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代政权在北方,而十国则都在南方
B.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延续
C.这一时期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安定
D.这一时期,统一始终是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2018-05-02更新 | 1081次组卷 | 14卷引用:山东省惠民县李庄镇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历史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时练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24. 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   
A.安史之乱B.藩镇割据C.黄巢起义D.宦官专权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5. 下列哪一官职是在北宋时期开始设立的(        )
A.刺史B.县令C.节度使D.通判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26. 中国历代疆域的沿革是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见证。下列四幅示意图按朝代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图一、图三、图二、图四B.图四、图二、图一、图三
C.图一、图三、图四、图二D.图四、图一、图二、图三
2019-01-30更新 | 1723次组卷 | 36卷引用:2014年初中升学考试(江苏苏州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27. 下列各项中,不是宋辽之间、宋夏之间、宋金之间“和议”共同点的是
A.结束了双方较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B.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
C.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
D.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2019-09-30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乐陵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8. 归纳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辽、宋、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A.国家统一B.政权并立C.三国鼎立D.和平共处
2019-06-24更新 | 691次组卷 | 41卷引用:2011-2012学年江苏省常熟市初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29. 下图是某历史兴趣小组为开展某主题研究性学习而搜集材料整理制作的图表。
地区时间北方南方
宋初人口100多万户人口230多方户
北宋贡献财政收入20%贡献财政收入80%
南宋谚曰:“天上天堂,地下苏杭。”又曰:“苏湖熟,天下足。”

读表后,你认为该兴趣小组研究的主题是:
A.人口大量南迁
B.宋朝社会生活
C.经济中心南移
D.苏杭生活富足
2018-06-24更新 | 1143次组卷 | 55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30. 《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临安是全国最大的商业城市
B.南宋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C.中国在宋代就实现了现代化
D.宋代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2018-07-23更新 | 466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8年山东省菏泽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31. 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经济的发展受诸多因素影响。南宋时,我国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主要得益于   
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②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③南方相对稳定④国家统一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18-07-26更新 | 505次组卷 | 22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4)
真题 名校
32. 某历史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历史图片展,在某展厅出现了如下一组图片,请你为该展厅选 择一个最合适的名称(        
A.宋代商业繁荣B.民族政权并立
C.宋代国家统一D.宋代民族融合
2019-01-30更新 | 1403次组卷 | 112卷引用:2014年初中升学考试(山东德州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33. 《东京梦华录》记载:“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50余座,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学习和接受了汉族先进的文化
B.北方人迁到江南,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C.城市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D.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重本抑末”政策
2018-08-10更新 | 759次组卷 | 40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4. 成吉思汗被毛泽东称为“一代天骄”,下列属于他的历史功绩的是(     )
A.建立北宋B.统一蒙古C.八股取士D.闭关锁国
2019-04-26更新 | 341次组卷 | 2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四川省阆中中学、保定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36. 科技文化发展水平是一个时期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下列各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资治通鉴》编成   ②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③道教的兴起               ④《齐民要术》的问世
A.③④②①B.③①②④
C.④③①②D.③②④①
2019-01-30更新 | 489次组卷 | 8卷引用:2014年初中升学考试(山东菏泽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真题 名校
37. “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又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明初的科举制度成为中国文化“厄运”的原因是
A.注重考查诗赋
B.打破门第限制
C.采用八股取士
D.考生任意发挥自己的见解
2018-08-10更新 | 2334次组卷 | 84卷引用:2018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38. 明太祖时,全国重大军政事务都由他亲自处理,忙得不可开交。这是因为他废除了(   )
A.锦衣卫B.行中书省
C.三司D.丞相
2019-01-30更新 | 519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西南宁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39. 清朝人李祖陶说:“今人之文,一涉笔惟恐触碍于天下国家……人情望风觇(看,窥视)景,畏避太甚。见鳝而以为蛇,遇鼠而以为庇。消刚正之气,长柔媚之风。”上述社会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清王朝实行
A.廷杖制度B.“文字狱”C.八股取士D.特务统治
2018-06-20更新 | 1062次组卷 | 43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40.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军机处设置一事的历史记述,根据“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的史学研究方法,能够被认为的共同历史事实是军机处
记述出处
“雍正十年,用兵西北……始设军事房,后改军机处。”《清史稿》
“雍正七年六月始设军机房,十年三月改称办理军事处。"《军机大臣年表》
A.因战事而设
B.设于雍正十年
C.强化了君权
D.设于雍正年间
2018-07-03更新 | 1503次组卷 | 38卷引用:2018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41. “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这首豪迈雄壮的《凯歌》的作者应是
A.岳飞B.郑成功C.戚继光D.康熙帝
2018-06-15更新 | 541次组卷 | 38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42. 杰出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下列历史人物与其事迹及作用搭配正确的是
A.隋文帝——开凿大运河,沟通南北B.玄奘——东渡日本,传播了唐文化
C.郑成功——七下西洋,加强中外交流D.康熙帝——抗击沙俄,维护了主权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43. 下列历史事件与“戚继光抗倭”性质相同的是
①岳飞抗金 ②郑成功收复台湾 ③文天祥抗元 ④雅克萨之战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2018-08-05更新 | 681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8年山东日照市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真题 名校
44. 清朝前期,率领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篇章的首领是
A.戚继光
B.渥巴锡
C.郑成功
D.郑和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45. 诗词作为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还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下列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排序正确的是
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②“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③“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④“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⑤“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A.②①③④⑥⑤B.②③①④⑥⑤
C.②③④①⑥⑤D.②①③⑥④⑤
2019-01-30更新 | 659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4年初中升学考试(山东济宁卷五四制)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46.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两代是可以的。”文中空缺处应是( )
A.秦汉B.魏晋C.宋元D.明清
2016-11-27更新 | 1574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东营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47. 以下史实中,最能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是     
①1684,清朝设置台湾府②清朝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和伊犁将军③雍正时,设置驻藏大臣④230,吴国的卫温诸葛直率万人船队到过夷洲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②③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48. 1684年,沙俄政府给盘踞在雅克萨城的侵略头目颁发了一枚盾形城徽,图案是一只张开翅膀的鹰,一只爪抓着一张弓,另一只爪抓着一支箭。为抵挡这只“鹰”的进攻而做出重要贡献的是
A.康熙帝B.雍正帝
C.乾隆帝D.道光帝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真题
49. 2015年10月,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一青蒿素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我国历史上,明朝也曾有人历时27年编成了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总结性著作。它是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千金方》
D.《本草纲目》
2019-01-23更新 | 1258次组卷 | 35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50. 对于下图所示著作,日本科学史家三枝博音曾指出:“‘天工’是与人类行为对应的自然界的行为,而‘开物’则是根据人类生存的利益将自然界中所包藏的种种由人类加工出来。”这部著作
A.认为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无能为力
B.广泛记载了农业和手工业的技术
C.主要记述了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
D.着重介绍了我国古代商业的情况
2018-06-20更新 | 337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8年重庆市中考历史试题B卷

四、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51. 中国古代制度不断革新。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


(1)图一中①②处对应填写的制度和人物分别是什么?
(2)图二反映的是一种什么制度?图二中A、B代表的等级身份分别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实行这种制度起到的作用。
(3)材料二中的“商君”是谁? “教民耕战”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4)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
综合题 | 适中(0.65)
52. 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成就,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政治篇】

(1)上图反映的是哪一种行政制度?该朝代设置什么机构管理西藏地区的?
【经济篇】

(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海外贸易……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画外之邦”。


(2)举两例说明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商业表现。
【科技篇】

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文明与发展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尤其是公元1000年后的宋元时期的几项重大发明。


(3)列举宋代一项重大科技发明并说明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
【思想篇】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以上材料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主张?谈谈这种思想主张对当今社会有什么作用。
2019-09-30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乐陵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53.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汉高祖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诸侯王,目的是让他们镇守四海,拱卫天子,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诸侯王逐渐在封国内各自为政,不听天子诏令,出入公然使用天子礼仪车驾,时刻图谋举兵夺取皇位。

——引自教材


请回答:
(1)基于材料一的认识,秦始皇实行了什么制度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又是如何解决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问题的?

材料三   如下图



(2)请结合材料三图片信息及所学知识,写出春秋战国时期促进经济发展的两项成就。为了加强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秦始皇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四   “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中心”,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3)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宋、元时期的主要文学形式是什么?

材料五   中国边疆最早确立于秦汉之际……在长期边疆治理实践的基础上,中国逐渐形成了富有智慧的边疆治理方略以及各种因势而定的边疆治理方式

——周平、李大龙《中国的边疆治理:调整与创新》


(4)“中国边疆”最早确立于“秦汉之际”。秦朝时期我国疆域最南到了哪里?汉朝哪一机构的设置使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
(5)列举清朝加强对新疆、西藏地区有效管辖的具体措施。
2019-09-30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乐陵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54. 探究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为更好地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某学校某班级设计了如下探究活动方案,请你参与
【文字篇】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诏书发至桂林,出现了当地人不认识的情况。文字的不统无疑妨碍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影响了中央政令的畅通,因此秦始皇下令推行“书同文,车同轨”。
⑴这里的“书同文”指同什么“文”?
【文学篇】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奏出了唐宋元明清时代艺术的最强音。并且超越了它们本身的意义,成为各自时代的一种艺术符号,形成了中国文化内在的规律性,呈现出中国文化的内在美。


⑵在众多的唐朝诗人中,有一位诗人的诗歌达到了通俗的最高境界。这位诗人是谁?
⑶在中国的“四大名著”中,有一部小说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走向刷溃的历史命运,这部小说的名称是什么?
【制度篇】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⑷唐太宗通过什么方式让“英雄入吾彀中”的?
【科技篇】

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学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⑸材料中的“文学方面”指宋朝的什么?这“三种东西”再加上哪一发明合称为“四大发明”?
⑹中医在世界医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奠定中医治疗学基础的著作是什么?
⑺通过以上问题探究,请谈谈当代青年如何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综合题 | 适中(0.65)
55.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将让中国与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代丝绸之路示意图



(1)依据材料一,说出汉代“丝绸之路”的起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汉代“丝绸之路”的开辟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材料二   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2)唐朝时我国对外交流海、陆并举,请写出材料二图中唐朝主动与A、B两地进行友好交流的典型事例。宋朝以后我国对外交流开始以海路为主,政府设立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

材料三   “明初,社会安定,国力雄厚。1405—1433年,明政府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


(3)依据材料三指出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前提。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郑和下西洋船队最远到达的地区。

材料四   “……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马克思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与外界隔绝”采取了什么对外政策?这项政策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五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是一项造福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

——摘自《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5)根据材料五说明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
(6)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2019-09-30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乐陵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试卷题型(共 55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49
判断题
1
综合题
5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北京人单题
20.65河姆渡人  半坡人单题
30.4半坡人单题
40.85七雄初立单题
50.85我国文字的演变单题
60.94秦朝的建立单题
70.85陈胜吴广起义单题
80.94独尊儒术 兴办太学单题
90.85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单题
100.65三国鼎立的形成单题
120.65江南开发的原因单题
130.65孝文帝改革单题
140.65郦道元和《水经注》单题
150.65隋的建立与统一单题
160.94大运河的开通单题
170.64大一统的汉朝  贞观之治单题
180.85开元盛世和唐衰亡单题
190.65武则天单题
200.94盛世经济的繁荣单题
210.85唐与吐蕃单题
220.4武则天  开元盛世和唐衰亡  李白的诗  元朝民族融合单题
230.4开元盛世和唐衰亡单题
240.85开元盛世和唐衰亡单题
250.65北宋的建立与统治单题
260.4秦朝的疆域及对后世的影响  张骞通西域  行省制度  清朝前期的疆域单题
270.85辽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  西夏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  宋金和议单题
280.65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金与南宋的对峙单题
290.4经济重心南移单题
300.85商业贸易的发展单题
310.65经济重心南移单题
320.64宋代经济的发展单题
330.65商业贸易的发展  宋代商业  城市的发展与风貌(宋)单题
340.65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单题
350.94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单题
360.85道教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单题
370.94八股取士单题
380.65加强君权的措施(明)单题
390.65文字狱单题
400.65军机处单题
410.85戚继光抗倭单题
420.65雅克萨之战单题
430.4戚继光抗倭  郑成功收复台湾  雅克萨之战单题
440.94平定叛乱和改土归流单题
450.65秦朝的建立  开元盛世和唐衰亡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戚继光抗倭单题
460.65加强君权的措施(明)  军机处单题
470.65三国鼎立的形成  清朝设置台湾府单题
480.85雅克萨之战单题
490.94李时珍与《本草纲目》单题
500.65天工开物、农政全书单题
二、判断题
110.65三国鼎立的形成
三、综合题
510.65大禹治水、禅让制  夏朝的建立与统治  分封制  商鞅变法
520.65孔子  纸币的出现及作用  行省制度  指南针发明与使用
530.65秦朝的疆域及对后世的影响  王国问题的解决  元曲  西藏与新疆的治理
540.65杜甫、王维和白居易的诗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指南针发明与使用  红楼梦
550.65张骞通西域  鉴真东渡  郑和下西洋  海禁政策、闭关锁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