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中学初中部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广东 七年级 期中 2020-04-20 670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 下列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大统一的封建王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秦朝   ②隋朝
③西晋   ④元朝
A.①③②④B.①④②③
C.②①③④D.③①②④
2019-01-30更新 | 1208次组卷 | 52卷引用:2014年初中升学考试(江苏南京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2. “炀帝此举,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可谓不仁而有功者矣。”“炀帝此举”是指
A.建立隋朝B.统一全国
C.开通大运河D.创立科举制
2018-06-20更新 | 2848次组卷 | 61卷引用:江西省2018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3. 中国古代就有一位“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皇帝,他在魏征劝谏后,即能身体力行,持之以恒。这位皇帝是( )
A.隋文帝B.唐太宗C.唐玄宗D.宋太祖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4. (2016·贵州黔东南州·4)黔东南州各中学已普遍开设经典诵读课,经典诵读已成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发扬传统美德的重要方式。“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大诗人杜甫的这首经典诗称颂的的是(     
A.开皇之治B.贞观遗风
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
2016-12-13更新 | 301次组卷 | 37卷引用: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贵州黔东南州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真题 名校
5. 某班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下列工具由唐代农民改进而成的是
A.B.
C.D.
2016-11-27更新 | 2528次组卷 | 111卷引用: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烟台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中国诗词大会》是为让古代经典诗词,深深印在国民大众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诗圣”对“诗仙”的评价。“诗圣”“诗仙”分别是( )
A.杜甫       李白B.白居易       韩愈
C.李白       杜甫D.白居易       李白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真题
7. 唐代历史上有一位书法家,他曾任平原郡太守,抗击过安禄山叛乱,其所创雄浑敦厚的新书体,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该书法家是(   
A.王羲之B.欧阳询
C.柳公权D.颜真卿
2019-01-30更新 | 708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4年初中升学考试(山东德州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下列两位人物的对外文化交流,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交往特点的是(     

A.对外开放、双向交流B.源远流长、泽被东西
C.世界领先、求同存异D.高度繁荣、共享太平
2024-01-14更新 | 585次组卷 | 190卷引用:2011- 2012学年度山东滕州市滕南四镇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9. 隋唐时期的一系列制度和技术创新为社会发展注入活力,铸就当时的繁荣时代。隋唐时期的制度和技术创新是
①曲辕犁和筒车     ②科举制     ③行省制度     ④雕版印刷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曾以“壮志饥餐胡房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表达自己的豪情壮志。这里的“胡虏"和“匈奴”指的是(     
A.女真统治者B.匈奴统治者C.契丹统治者D.党项统治者
2022-08-05更新 | 214次组卷 | 117卷引用:2012年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初中教研片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2. 下面是《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某个政权的名称。与辽政权订立澶渊之盟的是
A.
B.
C.
D.
2017-09-14更新 | 2345次组卷 | 57卷引用: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聊城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13. 宋太祖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采取什么措施?( )
A.分化事权B.重文轻武政策C.设通判D.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汉代时“(江南)不忧冻饿,亦亡(无)千金之家”,至宋代则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北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和劳动力B.大运河贯通南北
C.各民族之间的长期交往D.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
2021-07-20更新 | 342次组卷 | 54卷引用:2014-2015学年江苏阜宁县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4)
真题 名校
16. 某历史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历史图片展,在某展厅出现了如下一组图片,请你为该展厅选 择一个最合适的名称(        
A.宋代商业繁荣B.民族政权并立
C.宋代国家统一D.宋代民族融合
2019-01-30更新 | 1405次组卷 | 112卷引用:2014年初中升学考试(山东德州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17. “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这反映出元朝为有效统治全国而创立了
A.分封制B.郡县制C.行省制D.内阁制
2018-06-15更新 | 444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18. 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以下谚语能反映这种转移完成的是(  )
A.“扬一益二”B.“苏湖熟,天下足”C.“无徽不成商D.“湖广熟,天下足”
2016-11-27更新 | 480次组卷 | 32卷引用: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南怀化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19. 有学者指出:“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迄今经济地理格局唯一的一次巨大变迁。”人们普遍认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开始于( )
A.三国时期B.唐朝中期C.北宋D.隋朝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2. 成吉思汗被毛泽东誉为“一代天骄”,被美国《华盛顿邮报》评选为“千年风云第一人”。下列各项活动属于成吉思汗的业绩的是(       
①统一蒙古②建立蒙古政权③发动大规模扩张战争④定国号为元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23. 下图中的历史人物年少有大志。“恩大有为于天下”。他一生征战,一统天下,建立了幅员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下列关于他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建立了元朝②创立行省制③灭亡南宋④灭亡金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D.①③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4. 疆域图反映了一定时期国家或政权掌控的领土领海现状,包括领土领海的面积、边界、海陆位置以及疆域内部的行政区划、山川形势、岛屿分布等。请仔细观察下面疆域图,把握有关信息,判断这是何朝的疆域图?( )
A.秦朝B.唐朝
C.元朝D.清朝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6. 隋唐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七年级某同学以“隋唐在历史上的贡献”为主题,通过网络等手段搜集到以下资料,设计出相关问题,请你与他一起进行探究。

材料一:


材料二:公元6世纪80年代,在结束了200多年的分裂局面后,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同时中国也迎来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材料三:(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如吾彀中(原指箭躬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笼、圈套)矣。”


(1)“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的标志是什么?请在图中填写大运河的起止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运河的开通有何作用?
(2)图二此桥后人赞誉:白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此桥的名称。
(3)唐朝时与很多国家友好往来。请列举唐与日本,唐与天竺友好交往的事例各一例。
(4)请写出两例隋唐时期因重视“德治”而出现的盛世局面名称。
(5)材料三中,这是中国哪一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
综合题 | 适中(0.65)
27. 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到了两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出现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的角度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2)材料一反映的这种经济现象最终完成是在哪个朝代?

材料二:如下图

(3)图二“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什么货币?出现在何地?
(4)图三《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全景式的宋朝社会风俗画卷,请说出作者是谁?描绘了宋朝哪座城市的繁华最象?
(5)宋代的现代化程度令人吃惊,请列举一例宋代令人吃惊的表现。
综合题 | 适中(0.65)
28.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约距今5000﹣3000年间,黄河中下游出现了一个文明程度较高的华夏族,……民族融合不断在进行,……经秦汉四百年的发展,华夏族成为统一的民族,中国也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戴逸《中国民族边疆史研究》


(1)根据材料一说出,中国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在哪一历史时期?

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2)材料二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民族政策?试举一例加以说明。

材料三:元朝的统一给各族人民相互交往和学习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当时,许多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同维吾尔、蒙、汉等民族逐步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摘自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课本

材料四:



(3)元朝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它的建立者是谁?
(4)元朝时,形成的新的民族是什么民族?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西藏百万农奴翻身把歌唱。纵观历史,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元朝时,在中央设置了哪一机构进行统辖?当时,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什么?
(5)分析材料三、材料四说出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归纳促成这种趋势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试卷题型(共 28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5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元朝的建立和南宋的灭亡单题
20.4大运河的开通单题
30.85贞观之治单题
40.65开元盛世和唐衰亡单题
50.94盛世经济的繁荣单题
60.65杜甫、王维和白居易的诗单题
70.94隋唐书法单题
80.65玄奘西游  鉴真东渡单题
90.94盛世经济的繁荣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单题
100.65北宋的建立与统治  辽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  西夏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  金的建国与统治单题
110.65南宋的建立与岳飞抗金单题
120.65辽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单题
130.94北宋的建立与统治单题
140.85手工业兴旺的表现(宋)单题
150.65江南开发的原因单题
160.64宋代经济的发展单题
170.85行省制度单题
180.85经济重心南移单题
190.94经济重心南移单题
200.94手工业兴旺的表现(宋)单题
210.94安史之乱和唐衰亡单题
220.65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单题
230.94元朝的建立和南宋的灭亡  行省制度单题
240.65行省制度单题
250.94辽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  西夏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  金的建国与统治单题
二、综合题
260.65大运河的开通  贞观之治  赵州桥
270.65经济重心南移  纸币的出现及作用
280.65唐与吐蕃  元朝的建立和南宋的灭亡  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