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6届安徽省太和县双庙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安徽 九年级 阶段练习 2016-04-29 32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 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社会大变革时期。下列历史事件,对推动这场社会大变革起了重要作用的是(   
A.诸侯争霸B.百家争鸣C.焚书坑儒D.商鞅变法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精神决定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进程。下列政治制度或科技成果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有(     
①造纸术 ②行省制 ③活字印刷 ④分封制
A.②①③④B.①③②④C.④①③②D.③①②④
2022-07-16更新 | 93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6届江苏省苏州市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识图、析图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图是中国古代某著名工程示意图,根据示意图上的有效信息判断,该工程为

A.隋朝大运河B.秦朝万里长城
C.战国时期都江堰D.汉代丝绸之路
2020-07-25更新 | 50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6届安徽省太和县双庙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5. 历代中央政府都十分注重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努力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元朝时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而设置了
A.宣政院
B.安西都护府
C.驻藏大臣
D.伊犁将军
2016-11-27更新 | 302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6届安徽省太和县双庙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6. 下图是某某同学在课堂上做的笔记,但笔记内容不够完整,请你帮他完善他的课堂笔记(   
A.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开始遭到破坏B.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D.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2020-04-28更新 | 860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苏东台第一教研片初二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7. 1889年5月,出使美国的清朝政府大臣张荫桓奏请清政府以长方形黄色龙旗为国旗,旗面黄色为满族的代表色,旗上的龙则象征皇帝。这面国旗于1900年在全国开始悬挂,直至清朝灭亡。黄龙旗在全国悬挂之际,正值国家危难之时。这里的“国家危难”是指
A.鸦片战争爆发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清政府割台湾给日本D.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2016-11-27更新 | 134次组卷 | 9卷引用:2016届安徽省太和县双庙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由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转向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这里的“政治制度”应理解为
A.宣传马克思主义B.建立资产阶级的政治体制
C.在思想领域里开展新文化运动D.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2022-03-09更新 | 95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6届安徽省太和县双庙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9. 下面四幅图片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近代工业,其中属于民用企业的是
A.B.C.D.
2016-04-29更新 | 121次组卷 | 8卷引用:2016届安徽省太和县双庙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10. 这次革命“它的最大影响当属推翻君主政体,建立民主共和政治。它的意义不同于中国历史上常见的改朝换代,也不仅仅限于赶跑了一个皇帝,而是从根本上动摇了大多数中国人的信仰……”材料中的“这次革命”指的是(     
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国民革命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1. 中国职业学校教育始于同治五年,最早由左宗棠在福州船政学堂实施,初称“实业教育”,1917年改称“职业教育”。戊戌变法期间,清政府改科举制,废八股,大力兴办教育,创办的中国近代最早的一所体制完备的高等学府是
A.京师大学堂
B.北京大学
C.时务学堂
D.京师同文馆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我国有8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村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经济体制改革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A.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
B.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D.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有学者说“我们正处在有史以来最大的转折关头„„第一次全民一心一意地在瓦砾和血泊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时代。”这位学者述说的历史事件应为( )
A.西安事变和平解决B.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C.刘邓挺进大别山D.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
2020-05-07更新 | 83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5-2016学年山东日照莒县第三协作区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历史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学习历史要注意归纳与总结。下图是陈老师上课时的板书设计,请你为该板书内容设计一个恰当的主题
A.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B.改革开放
C.中国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
D.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
2016-11-27更新 | 650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6届安徽省太和县双庙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的表述错误的是(     
A.遵义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中共七大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2016-11-27更新 | 98次组卷 | 6卷引用:2016届安徽省太和县双庙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钱乘旦教授在论述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说:“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不限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在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为限制“一个人的绝对权力”而制定的文献有(  )
①《权利法案》
②《独立宣言》
③《美国1787宪法》
④《人权宣言》
A.①③④B.②③C.②③④D.②④
2019-06-15更新 | 96次组卷 | 14卷引用:2016届安徽省太和县双庙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7. 观察下图,导致19世纪末20世纪初石油开采量大幅度上升的原因是
A.内燃机的发明和广泛运用
B.电子计算机的出现
C.蒸汽机的发明
D.火车的问世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18. 日本学者福泽谕吉在《文明论概略》一书中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道:“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材料中的“变革人心”指的是
A.新航路开辟B.洋务运动
C.启蒙思想D.马克思主义
2016-11-27更新 | 137次组卷 | 8卷引用:2016届山东省鄄城县富春乡中学九级上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9.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该材料揭示了(   
A.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B.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过程
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2016-11-27更新 | 269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6届安徽省太和县双庙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0. 1929—1933年,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首先从美国爆发,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次危机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受此影响(  )
A.德意日建立了法西斯政权(B.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三国协约”正式形成
C.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1. 二战后,日本和联邦德国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其共同原因是?(   )
A.朝鲜战争对经济的刺激B.成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
C.政治上,保留天皇的统治权D.重视教育与科学技术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22. 苏联解体后,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2013年美国国防部长在新加坡香格里拉会议上宣称到2020年要把美国海、空军实力的60%部署在亚太地区。美国此举的主要意图是为了(  )
A.维护世界和平B.保障太平洋及南海航行自由
C.同俄罗斯争夺世界霸权D.遏制中国的崛起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3. 对外交往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展示。在我国对外交往的历史中,既有辉煌的过去,也饱受过近代的屈辱,如今的中国,正在逐渐影响着世界。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两宋时,泉州、广州等地都有外国商人居住,政府委派外国商人管理,这些管理人员要穿中国服装。外商聚居的地方,还设立学校,专供他们的子第受教育。泉州的外商,有不少是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政府允许他们在那里修建清真寺和公共墓地。

清朝前期,统治者以天朝大国自居,认为国内“物产丰富”,不需要外洋货物,因而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既严格限制外国商人来华贸易,又严格限制中国商民出海。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两宋时期设置的对外贸易机构是什么?中国商船最远到达什么地区?清朝前期,政府在对外交往中采取什么政策?

材料二 观察下面两幅图片


   
(2)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损害了中国的哪些主权?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彻底结束了近百年的屈辱外交,揭开了对外关系的新篇章……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方针;20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开始走向世界并改变世界。

——摘自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必修2


(3)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什么? “求同存异”的方针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方面有哪些“重大突破”。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中国加入的国际或地区性经济组织有哪些?(任举一例)
2018-04-12更新 | 51次组卷 | 4卷引用:2016届安徽省太和县双庙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24. 大国的兴衰消长,始终是世界舞台上最受人瞩目的焦点。大国崛起的过程中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导致英国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在(1688年)宫廷政变之后,英国迅速建立起了一个适合国情和生产力发展的政治体制。这个体制保证了英国社会有一个相对宽松与和平的环境,从而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强国之鉴》

材料二   1869年,(日本)第一次使用电报连通了横滨和东京。1872年,连接这两座城市的第一条铁路竣工。1870年,这个国家有了第一台纺纱机。

独立后的美国经济迅速发展,1860年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四位。但是南北两种经济形式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严重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材料三   大国之谜,当然还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体制创新……列宁说:“当我们用‘强攻’的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后,我们则必须改变。”

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大国崛起》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说英国建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这一体制的建立与1689年英国颁布的哪一部法律文献密切相关?

(2)材料二所述史实与日本历史上哪一次改革有关?这次改革后,日本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二中所述问题,美国是通过什么方式解决的?

(3)面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20世纪20年代的苏俄以及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在经济政策方面各自做了怎样的调整?这些调整有何共同的积极作用?

25. 合作探究,中俄两国是友好邻邦,两国领导人十分重视发展两国关系。目前,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科技领域进行了全方位的合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堪称是构筑新型大国关系的典范。阅读材料,探究有关问题。
【学习・合作】
材料一:1917年,俄国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转向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摘自岳麓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友好・合作】
材料二:2015年5月9日,俄罗斯举行盛大阅兵仪式,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出席了庆祝活动。今年中国也将举行阅兵仪式,庆祝抗战胜利70周年。中俄分别举行纪念活动,其目的是希望人们牢记二战这一历史灾难。
——摘自人民网
材料三:苏联成立后,苏联人民在布尔什维克党和斯大林领导下继续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借鉴苏联的建设经验,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国家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摘自岳麓版初中历史教材
【携手・合作】
材料四:2015年7月14日,习近平出席在巴西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期间,会见了俄罗斯总统普京。习近平表示,我们就进一步发展中俄关系和扩大各领域合作达成一系列历史性共识,共同推动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摘自人民网
(1)材料中的“一声炮响”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是谁?
(2)据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和苏联一度成为盟友,这主要是因为哪一国际性组织的成立?决定苏联在欧战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的是什么会议?
(3)据材料三,到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苏联的经济建设取得了怎样的成就?为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状况,“一五”计划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如果要举办一次“一五”计划成就展,你认为哪些成就可以参展?(请列举二例)
(4)从材料四中,你能获取到的最有效信息是什么?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就新时期如何促进中俄关系友好发展提出两点建议。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25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2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2,3,4,5,23
2
中国近代史
3
中国现代史
4
世界近代史
5
世界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中华文化的勃兴单题
20.85分封制  造纸术   行省制度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单题
30.85郑和下西洋单题
40.65大运河的开通单题
50.94元朝的建立及其民族关系的发展单题
60.4马关条约、瓜分狂潮单题
70.9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单题
80.65戊戌变法的经过单题
90.85洋务运动单题
100.4辛亥革命的影响和意义单题
110.85戊戌变法单题
120.65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单题
130.65抗战胜利的进程及意义单题
140.65十一届三中全会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国有企业的改革  经济特区的建立单题
150.65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三大改造 单题
160.65《1787年宪法》单题
170.85第二次工业革命与近代科学文化单题
180.4启蒙运动的性质与影响单题
190.85第一次世界大战单题
200.65日本法西斯政权的建立单题
210.65日本的崛起单题
220.4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单题
二、综合题
230.65海外贸易的兴盛(宋)  鸦片战争的影响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40.8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南北战争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  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250.64列宁与十月革命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