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7—2018学年人教(2016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单元检测
全国 七年级 单元测试 2018-04-26 557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经济史(旧)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真题 名校
1. 唐朝科举,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明经科的录取率约为十分之一,进士约为六十分之一;科举出身的官员占全部官员的比例略多于十分之一。从材料中得到的信息是( )
① 科举制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
②科举制是政府选官的主要来源
③科举选拔的标准是择优录取
④科举考试基本年年进行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19-01-30更新 | 1363次组卷 | 51卷引用: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东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 唐都长安城规模宏大,建筑宏伟,布局严谨,规划合理。对长安城内“坊”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办公区B.手工业作坊C.商业区D.官民居住区
2018-02-01更新 | 646次组卷 | 24卷引用: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二、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3. “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这首《调笑令》描写的是(       
A.B.
C.D.

三、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历史上大多数的农民起义都是发生在统治阶层对农民阶层的横征暴敛时期,由于农民阶层得不到最低的生存保证而发动武装起义。下列历史人物属于农民起义领袖的是
A.安禄山
B.黄巢
C.史思明
D.姚崇
2019-05-24更新 | 361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7年人教新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单元检测卷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5. 藏族有一首民歌叫《唉!马林吉》(“喂,听一听”的意思),一直广为百姓传唱。歌词大意是:“正月十五那一天,公主答应来西藏。莲花大坝不用怕,百匹骏马迎接您。高耸雪山不用怕,百头牦牛迎接您。奔腾江水不用怕,百只皮筏迎接您。”表达了藏族人民对远嫁西藏的文成公主的崇敬和怀念。文成公主远嫁西藏发生在(  )
A.唐高祖时期B.唐太宗时期C.唐高宗时期D.唐玄宗时期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多次强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中国梦”,历史上具有“繁荣与开放社会”特征的是
A.汉朝
B.隋唐
C.两宋
D.明清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以下摘自一位同学的学习“隋朝开凿大运河”后的笔记,其中说明开凿目的是(  )
A.大运河凿通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B.北达涿郡,南抵余杭,以洛阳为中心
C.沟通南北交通,加强对全国的控制
D.隋的统一为开凿大运河提供了条件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它结束了盛唐的神话强大的帝国从此走下坡路,一去不回头,往昔的繁华,成为回忆。”下列有关“它”的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B.北方地区迎到浩劫
C.逐渐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D.瓦解了唐朝的统治
2021-07-29更新 | 51次组卷 | 23卷引用: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课时练习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3. 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明君”,他在位时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以下措施哪些体现了他关注民生:
①轻徭薄赋,让农民占有一定的土地     
②注意戒奢从简
③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弊政     
④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4. 史学家张岂之认为,一个新的封建王朝的建设,“必然要体现自己的新”,但“也离不开别人的旧”。下列最能体现材料中观点的史实是
A.西周实行分封制
B.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C.元朝推行行省制
D.明朝废除了宰相制度
2017-04-01更新 | 404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7年人教新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单元检测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15. 史料载: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这里的“上”指
A.汉武帝B.唐太宗
C.武则天D.唐玄宗
2019-01-30更新 | 856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4年初中升学考试(江苏连云港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16.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武则天对唐朝的主要贡献是(  )
A.很有政治才能B.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
C.招揽、善用人才D.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7. 唐代的李廓应试之后看榜,发现皇榜之上没有自己的名字,悲痛万分,在《下第》诗中写道“榜前潜制泪,众里独嫌身”。让李廓如此痛苦的应试制度创立于
A.隋代B.唐代C.宋代D.明代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8. 图片是历史的载体,生动地再现了历史。阅读下图,我们可以了解
A.唐玄宗励精图治
B.唐末宦官专权
C.安史之乱的灾难
D.唐朝灭亡
2018-04-25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2018学年人教(2016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单元检测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1. 假如你漫步在唐朝长安街头,你能看到以下哪些有趣现象?
①城市规划科学,街道整齐                     ②许多外国人来长安学习或经商 
③人们买东西要走很远很曲折的路             ④众多读书人边喝茶边吟诗作对,其乐融融
A.①②B.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2. 搜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留学僧”的相关资料,研究的课题是(     
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B.中华文明的起源
C.统一国家的建立D.繁荣与开放的唐朝
2023-08-02更新 | 112次组卷 | 164卷引用:2013届江苏省仪征市大仪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3. 就加强中央集权而言,科举制度的主要作用体现在
A.扩大了官吏的来源
B.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社会基础
C.把选拔各级官吏的权力集中到了中央
D.打破了由世袭贵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24. “吾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反映了唐太宗
A.勤于政事B.善于纳谏
C.节俭治国D.重视人才
2017-09-14更新 | 3160次组卷 | 65卷引用: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海南卷)历史

四、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5.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成就辉煌,对人类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唐时期,选官有了统一的标准,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从而吸引全社会的知识分子埋头读书,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朝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隋唐时期选拔官吏的制度是什么?选官的标准是什么?

材料二太宗曰:“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2)材料二中的皇帝在位期间开创的盛世局面是什么?举例说明他在用人方面的“有道”之处。

材料三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3)根据所学知识思考,材料三中的“朕”实行了怎样的民族政策?列举一项他统治时期,促进汉藏友好交往的具体措施。

材料四……西北行三百里,度石碛,至凌山,此则葱岭北原,水多东流失矣。山谷积雪,春夏合冻,虽时消泮,寻复结冰。进图先祖,寒风惨烈,多暴龙,难陵犯……

——《大唐西域记》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出记录这一幕情景的人物是谁?他出行的目的地在唐朝时称为什么?

综合题 | 适中(0.65)
真题

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晋以来,官员大都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摘自《中国历史》

材料二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摘自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1)材料一、材料二中选拔官吏的标准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分析科举制度的作用。

综合题 | 较易(0.85)
真题

27. 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具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昂扬进取的精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廩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唐·杜甫《忆昔》

材料二唐朝户数在639年(唐太宗贞观13年)达300万户,705年有615万户,740年(唐玄宗开元28年)为841万户,754年有918万户。

—冻国栋《中国人口史》(第二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该诗人生活在唐朝的什么特殊时代?他的诗被后人称誉为什么?

(2)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材料二的数据印证了材料一中哪一句诗所描述的情况?

(3)材料二中,639~751年间唐朝的户数数据呈现出怎样的趋势?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

五、辨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辨析题 | 较难(0.4)
名校
2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银帆未落干戈起,悯帐龙舟更不回。”

——胡曾《咏史诗·汴水》

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请回答:
(1)简要说明胡曾对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看法。
(2)说一说皮日休对隋朝开凿大运河的评价。
(3)你同意上述哪位作者的观点?为什么?

六、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9. 阅读下图所示图片,完成列面问题:

(1)唐代读书人中进士,常常到大雁塔题名留念,“中进士”与唐代什么制度有关?请你简介这一制度。

(2)图一建筑源于佛教,请你列举出唐代的两位高僧。

(3)图二所示是什么制度?有何作用?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经济史(旧)

试卷题型(共 30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3
单选题
1
综合题
4
辨析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2
经济史(旧)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94科举制的影响、评价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单题
20.85国际大都会长安单题
40.65开元盛世和唐衰亡单题
50.94单题
60.65玄奘西游单题
70.65唐朝的民族政策  遣唐使和鉴真东渡单题
80.65鉴真东渡单题
90.65大运河的开通单题
100.85唐与吐蕃单题
110.65安史之乱和唐衰亡单题
120.85国际大都会长安  遣唐使单题
130.65贞观之治单题
140.85贞观之治单题
150.85开元盛世和唐衰亡单题
160.94武则天单题
170.65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单题
180.65开元盛世和唐衰亡单题
190.65盛世经济的繁荣单题
200.85开元盛世和唐衰亡单题
210.65盛世经济的繁荣单题
220.65贞观之治  玄奘西游  遣唐使  开元盛世单题
230.85科举制的影响、评价单题
240.4贞观之治单题
二、单选题
30.85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题
三、综合题
250.65贞观之治  科举制的完善(唐)  唐朝的民族政策
260.65科举制的影响、评价
270.85贞观之治  盛世经济的繁荣  开元盛世
290.65贞观之治  科举制的完善(唐)  玄奘西游  鉴真东渡
四、辨析题
280.4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